DAO为什么去中心化很重要

老雅痞 view 1728 2022-3-29 02:59
share to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

DAO为什么去中心化很重要

考古互联网的前两个形态

第一个形态:从 1980 年代到 2000 年代初

最初的互联网建立在开放协议之上。这个协议由互联网社区控制。在这个阶段,包括雅虎、谷歌、亚马逊、Facebook、LinkedIn 和 YouTube 在内的巨大网络资产开始出现。在此过程中,像 AOL 这样的中心化平台的重要性大大降低。(AOL,前身为AOL Inc. 公司,最初称为America Online。是位于纽约市的美国门户网站和在线服务提供商。它是雅虎公司当前化身营销的品牌。)

第二个形态:从 2000 年代中期到现在

这一阶段,智能手机的爆炸式增长加速了,移动应用程序成为使用互联网的最主要方式。最终,互联网用户从电脑端迁移到手机移动端。营利性科技公司——最著名的是谷歌、苹果、Facebook 和亚马逊 (GAFA,代指大型互联网企业),他们构建的软件和服务也迅速超越了开放协议的能力。即使用户仍然访问像网络这样的开放协议,他们通常也会通过 GAFA 软件和服务进行调解。

这一阶段的进步,使得数十亿人获得了大部分免费的技术服务。糟糕的部分是,对于初创公司、创作者和其他群体来说,中心化平台像一个大家长一样,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大型互联网公司可以随意改变规则、夺走“流量”和利润,这个网络里的其他角色都要依附于大型互联网公司才能生存。这反过来又扼杀了创新。

互联网的第三个形态:Web 3

对这种中心化的一种解决办法是加强监管。这种解决办法的前提是假定互联网类似于过去的通信网络,如电话、广播和电视网络。实际上,基于软件的网络互联网与过去基于硬件的网络有着根本的不同。基于硬件的网络,几乎不可能被重新架构。基于软件的网络则可以通过创新和市场力量重新构建。

互联网的根本是软件,由一个相对简单的核心层组成,在连接数十亿台完全可编程的计算机组成。软件只是编码,因此,只要人类的想象力无边界,互联网具有几乎无限的设计空间。因此,只要有正确的激励措施,任何软件和信息都可以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互联网架构是技术创造力和激励设计叠加的地方。

现在我们仍然处于互联网的发展初期:中心化的互联网服务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完全重写。这一愿景将通过加密网络实现。加密网络结合了前两个互联网形态的最佳特性:社区管理的去中心化网络,其功能最终将超过最先进的中心化网络服务。

为什么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是一个经常被误解的概念。有人说提倡去中心化的原因是为了抵制审查制度,或者是因为自由主义的观点。这些并不是去中心化最主要原因。

中心化平台是存在问题的。中心化平台的发展路线是可以预测的。一般从招兵买马开始,大面积招募用户和第三方合作伙伴,包括开发人员、企业和媒体组织。这样做的动机是为了使他们提供的服务有价值。简单来说,多边网络效应的系统前提下,一个平台的价值是由他们提供多少服务来决定的,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取决于使用它的其他节点数量。服务的节点越多,意味着服务越全面,价值越大。

网络的价值与网络规模成正比。

中心化平台对用户和第三方的影响力在这个过程中稳步增长。

DAO为什么去中心化很重要

当他们达到 S 曲线的顶部时,他们与网络参与者的关系从正和变为零和。继续增长的最简单方法是从用户那里提取数据,并在受众和利润方面与互补品竞争。微软与网景、谷歌与 Yelp、Facebook 与 Zynga 以及 Twitter 都是这么做的。

对于第三方来说,这种从合作到竞争的转变的感觉很奇妙。随着中心化平台的发展,最优秀的企业家、开发商和投资者对中心化平台变得谨慎。从现有的几十年的经验来看,这种合作通常会以失望告终。此外,中心化平台要求用户放弃隐私并对其数据控制,也非常容易受到安全漏洞的影响。所以我们说,中心化平台的这些问题在未来会变得更加严重。

进入加密网络

加密网络是建立在互联网之上的网络。

使用区块链等共识机制来维护和更新状态,

使用加密货币(或者代币)来激励共识参与者(矿工/验证者)和其他网络参与者。不论是可以用于几乎任何目的的通用编程平台以太坊,还是其他具有特殊用途的加密网络,都适用这个基本前提。

例如比特币主要用于存储价值,Golem用于执行计算,Filecoin用于去中心化文件存储。

传统互联网协议已经被淘汰?

加密网络通过以代币的形式向开发者、维护者和其他网络参与者提供经济激励来解决互联网旧形态的问题。当然,在技术上也更加强大。

加密网络使用多种机制来确保它们在发展过程中保持中立。

加密网络与其参与者之间的合同是在开源代码中执行的。

“发言权”和“退出”机制。参与者通过社区治理获得发言权,包括“链上”(通过协议)和“链下”(通过协议周围的社会结构)。参与者可以通过离开网络并出售他们的代币来退出,或者在极端情况下通过分叉协议来退出。

一句话,加密网络的特点赋予参与者一个共同目标——网络的可持续发展和代币的不断升值。这种共同目标是比特币继续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今天,加密网络依然无法打败中心化企业最主要的原因——是围绕性能和可伸缩性的最严重的限制。未来几年,这个问题将通过解决这些限制并构建加密堆栈基础设施层的网络来解决。在解决这两个问题之后,大部分应当转向在该基础设施之上构建应用程序。

为什么说去中心化最终会获胜

“应该赢”是一回事,“一定会赢”是另一回事。那么是什么让我们对此持乐观态度的原因呢?

第一、软件和 Web 服务由开发人员构建。全世界那么多的高技能开发人员只有一小部分在大型科技公司工作,这其中又只有一小部分从事新产品开发。经验告诉我们,许多最重要的软件项目都是由初创公司或独立开发人员社区创建的。

第二、去中心化网络是人心所向:最终会赢得企业家、开发者和用户的心。

这里有一个生动的例子。2000 年代,采用UGC(UGC,由用户产生内容,可以视为去中心化的初步尝试)模式的维基百科与中心化竞争对手(如 微软百科全书Encarta)之间的竞争。如果我们站在 2000 年代初期的时间节点上比较这两种产品,毫无疑问具有更好的主题覆盖率和更高的准确性的Encarta更优秀。但维基百科的进化速度惊人,原因很简单,因为它有一个活跃的志愿者贡献者社区,他们被其分散的、由社区管理的精神所吸引。到 2005 年,维基百科已经是互联网上最受欢迎的参考网站。Encarta 于 2009 年退出了历史舞台。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比较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系统时,需要动态地分析视角,而不是简单的静态地去观察。中心化系统一开始出现时往往是完全成熟的作品,一开始的“完美姿态”决定了几乎很难再进步。去中心化系统从诞生就是半生不熟的,但在适当的条件下,随着它们吸引新的贡献者,它们会呈指数级的爆发增长。

就加密网络而言,存在多个复杂的反馈循环,涉及核心协议的开发人员、互补加密网络的开发人员、第 3 方应用程序的开发人员以及网络运营服务提供商。这些反馈循环被激励制度(代币)进一步放大和加速,它可以加快加密社区的发展速度(有时会导致负面结果,例如比特币挖矿)。

到底谁会赢得下一个互联网时代的问题,取决于谁将构建最引人注目的产品,而这反过来又归结为谁将获得更多高质量的开发人员和企业家的支持。GAFA(GAFA是谷歌Google、苹果Apple、脸书Facebook和亚马逊Amazon这四大互联网巨头的缩写,代指大型互联网公司)有很多先天优势,包括现金储备、庞大的用户群和运营基础设施。而加密网络对开发人员和企业家具有明显的价值主张的吸引力。赢得人心,就可以调动比 GAFA 更多的资源,并迅速超越GAFA。

中心化平台通常在发布时与应用程序捆绑在一起:Facebook 有其核心社交功能,而 iPhone 有许多关键应用程序。相比之下,去中心化平台往往推出没有明确功能的半成品。因此,他们必须经历两个阶段:1)向内,与人(构筑平台的开发人员和企业家)的契合, 2)向外,与产品市场(平台与最终用户)的契合。这两个阶段并不容易,这也是导致许多人——包括老练的技术人员——一直低估去中心化平台的潜力的原因。

互联网的下一个形态

去中心化网络并不是解决互联网上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但它们提供了比中心化系统更好的方法。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尝试将 Twitter 垃圾邮件问题与电子邮件垃圾邮件问题进行比较。自从 Twitter向第三方开发者关闭他们的网络后,唯一一家处理 Twitter 垃圾邮件的公司就是 Twitter 本身。除此之外,还有数百家公司都在试图解决垃圾邮件的问题,这些公司的背后有来自数十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和企业资金的支持。多方努力的结果是什么,垃圾邮件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但是现在这个问题确实得到了改善,那是因为第三方知道电子邮件协议是去中心化的,去中心化意味着可以在它之上建立业务,而不必担心规则会发生变化。

现在可以谈谈网络治理的问题。如今,大型平台依靠员工决定如何对信息进行排名和过滤。提升哪些用户权限,禁止哪些用户,以及其他重要的治理决策实际上都是人来决定的。在加密网络中,这些决定是由开放和透明的社区机制决定的。这种机制也许并不完美,但它们肯定比中心化平台上的几个员工做的决定要好得多。

中心化平台占据主导地位已久,人们已经习惯了,以至于大家都忘记了有更好的方式来构建互联网服务。我们在互联网的第一个形态上看到了去中心化开放协议系统的价值。希望我们能在下一个形态上再次看到去中心化互联网的价值。

btcfans公众号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

Link
Disclaimer:

Previous: 白宫提议更新数字资产规则 加密征税范围扩大 Next: 美联储报告:货币与支付——数字转型时代的美元(下)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