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推广的误区

Unknown view 65 2014-12-29 01:32
share to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

有人说今年2000多亿的规模,预示着网贷市场正式起步,明年很可能会翻倍,达到5000亿!蛋糕越来越大,吃蛋糕的似乎也是越来越多,如今每个月有近100家公司成立,并信誓旦旦冲入市场来抢食。为了占据有利的位置,大部分人无所不用其极,各种各样的卡位战层层上演。但这些市场手段,真的有效吗?

首先,就是流量派。

不知道是互联网做久了,还是被谁洗了脑,对流量有了一种近似痴狂的迷信,觉得有了流量,爷就能横行天下,然后逐渐任性起来。所以不惜血本地在流量上持续大投入。以销量领先的,蓝色熊掌百度为例,在这里做推广应该是每个P2P的标配,企业花销每月从数十万到数百万不等,多则也可上千万。一般他们就干两件事,一是关键字,也就是买搜索排名,只要搜到P2P,甚至搜到理财,就会出现其平台信息,对于定向搜索用户的做第一道拦截,但这个费用可不便宜,据说某些关键词可以卖到几块钱一次,然后……就连自己公司的人都不敢点了,这一个月被干掉几万次,简直就是蛋疼。第二就是在百度理财上面建专区,只要你一搜,所有产品的入口就在底下,点击进去购买,似乎画面很美,但问题是,百度不只卖你一家,以关键词P2P的专区为例,目前就有有利网、宜信、积木盒子、爱投资、金海贷等等项目挂在上面,而且长得还都差不多,什么几个月期限,10%的收益,100块钱起投,活脱的孪生兄弟。选择太多自然也就没得选择,效果自然可想而知。更有甚者直接去流量市场买UV,也就是用户。人家价格都标好了1000人,卖你15,好一点的卖你四五十都是有可能的。但结果更惨了,这些用户走过路过也错过,从你门前过,没人会真正留下来形成购买。

其次,就是交保护费派。

比如那些网贷之家,第一网贷、网贷天眼等,在这些行业网站上进行相应投放。第一呢,来这儿看的,都是一些有相当P2P理财需求的,第二也怕有什么负面,算是先交钱免灾了。当然了,这些行业类网站,自然是不会手软的,据了解,置顶的广告价位至少都要每月十几万,有的要上排行榜也会收费。总之,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要让人家夸你,特别是夸得无节操,那么,就有必须要出一点儿血了。至于结果,会稍微好一些,就好像有个老中医,总是告诉你绿豆治百病,久而久之你也就信了。

第三,就是媒体、自媒体胡子眉毛一把抓。

但凡是公共传播的机会,P2P都不会错过,不停的宣传自己的产品,要知道媒体们也是没什么节操的,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只要你出的价格合适,甭管是传统媒体还是自媒体,都会替你摇旗呐喊,不会吝惜自己的笔墨。这种稿子虽然不贵,几千块一篇,但要想达到铺天盖地,一个月几万块的投入也是要有的。能上新闻,特别是主流媒体的新闻,这是一种信用的背书,很多公司都会拿这个说事,瞧我被CCAV采访过,所以……

第四,就是参会派。

由于P2P是个新生事物,又没有传统金融这样的信用背书,所以只好是抱团取暖,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宣传自己的机会,于是,行业会议甚至金融类的会议,就成了最好的自卖自夸的机会,而主办方是媒体也好,某组织也罢,当然是不会放过这个摇钱树的。所以,左一个高峰论坛,右一个领袖峰会,只要拿钱就能参加,多交点钱还能领个奖哦,亲~而对于P2P企业来说,钱不是问题,而且还是相当上赶着的,生怕哪一次会议被落下,更是生怕被人误解自己已经退出主流P2P行列了。所以,虽然被敲诈着,但他们仍然乐此不疲。因为,在中国做生意,圈子确实很重要!几个大公司抱成了团,自然而然会形成一种势力,无论是喝酒谈生意也好,资金短期拆借也罢,甚至,几个人凑在一起研究个行业规则,也是有可能的。而给公众的印象,自然是除了这几个常露面的,其他都不靠谱儿。

第五,找个名人来代言。

P2P天然缺乏信用,所以用尽一切办法只为了增加信用,于是,什么跟史玉柱吃饭,什么国资控股,什么亲爸爸富爹此起彼伏,如果能运作让某个大领导,在我们这儿走一圈、看一看,就算啥都不说,想必也是极好的。但这种运作也是要花钱的,上下打点,前后策划,新闻媒体做好配合,都是相当必要的。一旦运作成功,足够吹几年的了。

有这么多花钱的途径,P2P的营销也就成了无底洞,如果有点理性的,怎么一年也得投个几百万,急功近利的一些公司,光市场推广费用一年就得高达四五千万,这么算下来,P2P的平台运营成本相当的高,陆金所的老外计葵生就算了笔账,目前,陆金所的所有成本,包括获客、营运、营销等和资产比大概是5%~6%,而银行或信托大概是2%~2.5%。那么问题来了,连陆金所获得客户的成本都如此之高了,那其他公司呢?据说若花费300-500元,能得到一个客户就真心不错了,这么高的成本,P2P要想赚钱,也真心是不容易。

为了形成良性的市场循环,有哪些成本可以降低呢?

其实,看看大家的市场成本,有很多都是明显被宰的。比如流量,如果一个公司没有足够的信誉和品牌作支撑,那么,即使一掷千金买来大把大把的流量,又能怎么样呢,这些流量只会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金融思维和产品思维截然不同,做产品的特别是免费产品,自然是越多人来看、来试用最好了,这些人一旦上手就会沉淀,从而成为用户基础,但金融并非这样,金融的流量转化率极低,沉淀成本又极大。用弹窗给我引导到一个理财网站里,我的本能反应不是完成注册,而是边退出边骂街,本能地对这个网站产生相当大的负面情绪。而即使是有需求的用户,在金融投资这件事上都是相当理性的,不会说您有个入口,他就得去点击注册,更多的人是要搜索信息和新闻的,看您这个企业到底做了哪些事,靠不靠谱儿?如果恰巧看到了,某富爸爸投资,某央企担保,某领导视察,还得了什么金奖,这才能勾搭出他心底的那一点点贪念。但千万别高兴得太早,在注册的过程中,他仍然随时会跑掉,有些平台,为了全面而全面,完全放弃了用户体验,甚至把人家祖宗十八代都调查出来,真以为自己是银行呢?可以说,随着要填写的信息越多,你的用户半路跑掉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安全的事,那是你该想的,该通过技术解决的,而不是以让用户不爽为代价。谁让人家有钱呢,有钱就是要任性一点!

综合来看,P2P的用户确实很挑剔,而且随着这个行业的逐渐分化,大量的用户会流向那些品牌做得更好的企业。而对于没有品牌影响力的,即使用户从你家门口路过,除了吐一地痰,他不会给你留下任何的好处。没有品牌增信,再多的流量也是白搭,这个钱基本就是白瞎了。另外,对于媒体,更是要甄别,有的媒体是给你增分的,而更多媒体是会给你减分的,特别是当你的信息出现在一些小广告上,看着就影响市容。投资,这么一个逼格很高的事情,你的广告投放可千万不能煞风景,至于会务,更是不能一概而论,只跟好学生玩,才能逐渐学好,想办法把自己混到好学生堆儿里去,而不是逢会必去,每次多给大家准备几个故事,否则千篇一律缺乏话题性,那您这会也就白去了。最后要说说代言,这个更是要谨慎,有些代言是增信的,而有些代言更加暴露了你不靠谱儿的本色,花钱上赶着跟人家吃饭,足以说明你有的只是背影而不是背景。这事儿实在不露脸。

所以,P2P的钱虽然来得容易,但咱也得省着点儿花,市场推广更要有的放矢,胡乱搞一气,虽然看着热闹,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互联网思维是产品导向,创造用户价值,而金融的本质是信用,所以,把产品做靠谱了,让大家都赚钱了,自然有人替你宣传,替你信用背书。然后适当的推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至于漫天打广告洗脑的,那是小广告和脑白金们干的事,侮辱了金融,更诋毁了互联网。

btcfans公众号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

From the Internet
Disclaimer:

Previous: 比特币2.0时代以及代币化用户体验 Next: 前途光明、道路曲折:比特币暂时很难有任何起色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