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式解读加密监管的过去与未来:捍卫者在新时代,还能做英雄吗?

CollinstarCapital科银资本 阅读 27 2021-10-17 08:17
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当我们认为加密行业暂缺新热点和方向的时候,一个关乎行业生死浮沉的主题正登上加密历史舞台——监管。

随着SEC向Uniswap发出调查通牒,喊话Coinbase撤回稳定币固息借贷产品,一边按住不发Circle的上市申请,一边向Tether开展调查,同时反复摁下的还有数个比特币ETF提案以及加密企业上市申请,Celsius被迫要求停止记息账户,全球多国开始采取措施对加密货币实施监管……

加密监管,无疑将在接下来一段平淡的市场周期中,掀开扣人心弦的篇章。

全球加密监管回溯与概览

以2020年去中心化金融市场伴随美国全球大放水迎来第一次繁荣为界,此前的早期监管只粗略围绕加密货币与中心化交易所,以反洗钱、预防作恶、打击非法募资和投资者保护为目的展开。

如今,加密货币已在少数强监管国家以外的多数国家、地区被承认合法,并根据当地需求分别被视作证券、商品、私有财产或支付货币,且据此执行相对应的监管与税收法案。各国都默契地对中心化交易所严格把控,要求交易所提供详尽的注册信息和客户信息。

2021年,各国政府开始重新审度加密监管。去中心化金融工具的创新和加密科技产业的涌现,已经为全球经济带来深刻影响,监管将面临任务艰巨的评估与取舍。

未来,加密监管在全球各个国家与地区依然有完全不同的力度和主线,每个国家的监管政策取决于当地政府如何理解加密货币、加密金融、加密科技的现在与未来。

全景式解读加密监管的过去与未来:捍卫者在新时代,还能做英雄吗?

由于加密行业的创新产品大多包含着“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内核与“代码既法律”的精神内核,因而监管的取舍不可避免成为各国政府价值观的延伸。

01

欧洲

寻求发展新机遇的国家更乐意提供加密有好的监管环境。欧洲监管机构从不打击代币发行,欧盟德语区,包括德国、瑞士、奥地利,正积极推动有效区分证券、支付和功能性通证的立法。乌克兰议会提案合法化加密行业相关活动,他们承认加密创新可以改善乌克兰的金融服务,并增加本国投资输入,对此需要做的是研究针对性的税收修正案,以及限制本国法币被取代的风险。

02

亚洲

东亚的发达国家,尤其以新加坡为首,一直是加密企业和加密创新的乐园,它向一些大型加密公司提供了豁免权,让它们能为当地散户和机构投资者提供服务。该国主权财富基金GIC和国有投资公司淡马锡已在加密领域投资了数亿美元。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对外国加密货币集团开放宽松的落户和业务开展条件。当前,加密领域的众多领袖已移居新加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管理对于自由市场一直持谨慎态度,虽然政府向来重视数字创新和区块链战略,却试图在宣传口径上将加密资产、共识激励机制与区块链技术发展进行强硬切割,其监管重点仍然落在宣扬加密资产的违法性、预防犯罪、反洗钱与加强民众风险防范意识上。最近,中国央行支付结算司司长在近期“第十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上再次声明:虚拟货币削弱清算组织地位,挑战支付体系,是非法集资赃款洗白的重灾区,将严厉处置虚拟货币炒作。

全景式解读加密监管的过去与未来:捍卫者在新时代,还能做英雄吗?

03

美国

美国在加密货币与加密技术兴起过程中遭遇最多挑战。具有哈耶克特性的加密货币与去中心化金融系统,一定程度上颠覆了当前的金融体系、货币供应、流转方式与货币权力结构。

一方面,固定供应量且具备适销性、低门槛的加密货币威胁到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这类加密货币的资产性质鼓励人们储蓄和投资,抑制即期消费,违背了美国刺激经济复苏的政策目标;另一方面,法币抵押型稳定币总市值已经突破1250亿美元,由于其超快速、低成本,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国际支付手段和结算基础设施,它虽然锚定美元,却脱离了主权国的控制,直接切断美国依赖美元的国际垄断地位获得的经济利益来源,美国货币政策更难制定和实施,而传统银行与金融支付机构也面临被挤兑的风险。

正因此,以SEC为首的监管机构,虽然只是选择性地对某些加密企业和加密产品大展官威,却在稳定币相关业务上一反常态,紧锣密鼓地展开了最严密的打击,他们在剿杀这种威胁美元和银行利益的新事物。SEC尽管美司马昭之心,却仍在极力辩白自己始终对加密行业保持“技术中立”的态度。

加密监管的市场回应

加密市场对监管的反应高度敏感。

中国政府今年五月份勒令全面清退大陆地区比特币和以太坊矿场,加密市场应声回调,此后一段时间内,整个市场始终上行乏力,每当稍有起色,便接连遭受各国严厉监管政策的打击,影响力度最大的监管政策来自全球主要经济体。

市场对于“监管”的预期非常消极。

然而,加密市场的参与者们不要忘记一个事实——针对比特币和加密行业的讣告,从它们出现的第一天开始,就从未停止过,凡是不能杀死你的,终将使你强大。

一些政府公告,以及媒体报道,对于比特币的解读和认知通常基于货币国家理论或凯恩斯式货币弹性供给,这与加密市场的内核完全冲突,但大部分人拒绝辩证思考加密市场存在的意义。他们信誓旦旦宣布比特币/加密货币是一种错误存在,必将死亡。

然而历史的经验永不过时,尽管监管势在必行,市场对监管采取消极预期,但我们仍希望加密市场参与者在踩踏逃脱前、监管者在制定监管条例前,都能够首先审慎地正视比特币以及加密行业的反脆弱性。

本轮加密监管的主题

对于一些监管机构,比如SEC,他们的根本目标是保护既得利益者,但因此执行一刀切的政策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监管机构如果想要制定正确的监管条例,深入的调研与探讨必不可少。非法募资、能源浪费、洗钱与黑市交易的犯罪监管已经是上一轮的故事,如果继续在当下沿用,也许会造成某些倒行逆施、阻碍发展的后果。

Messari创始人此前公开发言道:“2021年了,如果你没有参与过市场,却仍然认为加密货币就是洗钱、非法交易和快速致富的骗局,那么你应该已经错过了前两万亿美元的财富创造。”

全景式解读加密监管的过去与未来:捍卫者在新时代,还能做英雄吗?

政府与监管机构需要转变包揽经济大权的思路,赋予市场更高的自由度和开放性,整体市场也会因此更趋向于健康发展,更符合监管机构的“名义目标”。

本轮监管的主题SEC和欧盟基本明确——围绕去中心化金融系统、加密货币及稳定币展开。

监管在这三个领域的决策,需考量更重要的议题:

加密货币与DeFi的界定,以及现代货币的本质和加密监管的真实需求。

加密科技的颠覆性如此之强,使得加密货币和DeFi在提高国际贸易中的支付效率具有巨大潜力,它们甚至能在一定范围内改变部分地区的经济格局。如前文所说,这个议题的答案,取决于答题者愿意以怎样的速度,到达未来世界。

01

界定加密货币与DeFi

美国证监会(SEC)主席Gary Gensler多次公开表态,声称加密货币是一种证券,他试图论证加密货币在各个交易或借贷平台扮演的角色符合证券、投资合同或票据的定义,从而赋予SEC对加密货币的监管权力。

全景式解读加密监管的过去与未来:捍卫者在新时代,还能做英雄吗?

SEC对自身法规的解释无拘无束。此前比特币、以太坊、瑞波币等加密货币并未通过豪威测试,法律层面上不能被归入证券;而SEC在阻止Coinbase发布稳定币股息收益产品时,也声明稳定币是一种证券,然而稳定币本身并不承诺任何预期收益且不存在债权关系,完全不符合证券定义。

他们反反复复宣称稳定币不合规,试图先给稳定币戴上不合规的罪名,再去寻找制裁它的手段。目前,Tether已经收到不下五个监管机构的调查通知,Circle由于其长期的积极合规外交躲过一劫,但其九月份上市的计划也已经了无音讯。

很明显,哪怕Gary Gensler曾经是MIT的区块链课程教授,他所代表的利益集团仍旧只想维持旧有秩序,他们并不打算接纳加密行业,只希望在既有法条里为代币和其他去中心化金融产品找到合适的镣铐。

就像SEC以起诉方式阻挠Coinbase上线稳定币借贷产品,他们只坚信高利率背后必然隐藏着高风险,却拒绝理解目前加密货币借贷无风险利率很高的成因,虽然原因如此明显——加密金融系统中业务推进的高效率,用户对净多头加密资产借贷的强劲需求,以及全球传统金融产品的利率增速落后于通胀增速,Coinbase只是替市场给出了一个更加合理的数字。

Gensler代表金融专制的美国,把DeFi这项当今最民主的发明之一,扭曲地解释为P2P借贷的变体,声称DeFi应用在治理、费用模型和激励措施方面具有相当程度的中心化。

他们选择性忽视了DeFi整体上并不受任何单一主体控制,就连发行方式较为中心化的稳定币也不得不完全服从市场规则,在竞争中越来越公开透明。

DeFi和稳定币在更大范围内推动了金融民主进程。当前全球仍有超过20 亿人无法使用银行账户,更多人无法获得可靠和安全的金融基础设施。在缺乏稳定可靠货币的国家和地区,他们面对着情况更加复杂的经济风险。

全景式解读加密监管的过去与未来:捍卫者在新时代,还能做英雄吗?

DeFi为所有被传统金融体系抛弃的国家和人民提供了便捷低成本的金融服务渠道,随着Visa、Mastercard、摩根大通和富国银行集成稳定币,稳定币可用于支付的场景进一步扩大,经济孤岛将被打破。

这一切都将成为生活在缺乏财产保障的地区的人们宝贵的生命线。

全景式解读加密监管的过去与未来:捍卫者在新时代,还能做英雄吗?

完全由政府和中央银行控制的传统金融系统斥责市场化、民主化的去中心化金融,不够透明、开放、去中心化……我们是不是应该思考一下,到底市场的调节机制是应该开放到何种程度,才能在维持稳定的前提下,有更好的发展?

加密货币、DeFi、稳定币是新一代的全球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它们作为开放、透明、积极保护个人资产的公共产品,已经广泛地投入应用,满足全球范围内的价值储存与转移需求,包括支付、清算、投资。

它们共同象征了一个真相:市场提前完成了各大金融机构想要尝试的事——推出某一数字货币,进行数字化金融改革,而这些事,原来不一定要通过层层审批,也可以快速地在市场试错中成长。

02

货币的本质与加密行业的真实监管需求

监管的目标究竟应该是什么?监管机构的目标又是什么?

到目前为止,Gensler说过的唯一一句正确的话是:“目前,我们在加密金融、发行、交易或贷款方面没有足够的投资者保护。”

但接下来,他立马将投资者不受保护的原因归咎到资产的类别和波动性上。SEC借用手段迫使Coinbase撤销稳定币固息借贷产品,给出的理由依然是保护投资者,但他们不在意,拒绝一个收益率高达4%却几乎零风险的产品,是否真的对投资者有益。

美国和其它一些地区的加密监管同样不透明也不开放,他们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要为DeFi设限,但他们就是对用百年前的老制度来禁锢新科技有难以描摹的责任感。

全景式解读加密监管的过去与未来:捍卫者在新时代,还能做英雄吗?

监管不能说出口的真相,是加密货币和DeFi跟传统法币与金融系统的冲突。然而这种冲突不一定是坏事,现实中的法币,作为基于国家主权和信用发行的名义货币,已经在某些政客手中,变成了既得利益者的工具。

最初,物物交换时代没有货币,经济也能运行,但物物交换经济的交易时间和资源成本太高,商品缺乏标准化定价,在这种损耗过多的的效率交换里,几乎不可能实现财富积累,大部分人只能自给自足,而经济增长也由此受限。

货币无数次被发明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提高经济运转效率,以实现个人财富积累和社会总体经济增长。

当许多人在断论加密货币不是货币的时候,通常给出的理由是它无法满足所有货币职能——交换媒介、流通手段、记账单位、价值贮藏;而政府信用货币符合这四项标准,因此被视作不可替代的健全货币。

但现实情况是,我们发现,信用货币造成的后果与货币发明的初衷逐渐背道而驰,在一定程度上偏向既得利益者而伤害了部分货币的持有方。

全景式解读加密监管的过去与未来:捍卫者在新时代,还能做英雄吗?

曾经的政府信用货币由黄金背书,政府制定财务预算的时候必须谨慎地遵守争产财务规则,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以美国为首,政府无法抵抗扩大货币供给空手套白狼的诱惑,开始大量印钞。货币供应量不断增加意味着货币不断贬值、货币持有者的财富受损,而货币生产者和最早获得货币的人得利。

在这样严峻的情形下,监管机构和普通公民仍坚信一个叙事:监管是有效且有益的,监管机构都认为自己在维护投资人利益上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活跃的SEC,然而,多年监管下,华尔街的金融寡头依然不见规矩,美国财富分配方式也未成为世界上的先进榜样,而他们现在却要全力阻挠一个真正对民众有益的新发明。

全景式解读加密监管的过去与未来:捍卫者在新时代,还能做英雄吗?

曾经的加密货币投资面临和传统金融一样的风险——内控形同虚设,内幕交易不断。但这些来自于不透明操纵的风险,已经逐渐被公开透明的DeFi市场的自身调节能力所克服。

监管机构希望为去中心化的加密货币和加密产品的发行设置审批门槛,以遵守证券法的规定。然而,证券法的理论基础是披露,DeFi天然遵守信息透明,所有经济规则、合约代码,无需证监会的命令,也在进入市场时做到了充分且及时的透明公开。DeFi在本质上,已经符合了相关部门的立法初衷。

DeFi市场依然存在迫切的投资者保护需求

首先是确立问责制

DeFi世界最大的危险来自于代码漏洞、逻辑漏洞和项目方作恶。DeFi的技术故障导致的黑客入侵、资产丢失,对劣质资产的风控不足导致的价值资产损失,最终应该由谁负责?卷款脱逃的项目方由谁来追捕?收缴资金如何返还受害者?这些都是非常急迫的、需要由在传统世界拥有实际权力的监管机构来一同面对和解决这个问题。

全景式解读加密监管的过去与未来:捍卫者在新时代,还能做英雄吗?

其次,督促DeFi服务提供者解决资产无法赎回的困境

银行挤兑情况在各类DeFi借贷平台时有发生,当前的主要解决策略是当挤兑发生时,系统自动大幅提高贷款利率逼迫还款。DeFi有着传统银行无法抗衡的资金周转效率,挤兑问题总能够很快解决,但这对于不能及时跟进信息的贷款人而言,是不必要的高风险。这个问题也许最终将由市场解决,但监管在此时协助市场,或许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寻找技术支持,将监管内置在DeFi应用的源码中

加密监管不仅是法案的事,还是技术的事,如果监管无法在代码层面运作,那监管的有效性就一定会遭受质疑,起码在“审批”、“准入许可”“危机管理”上是如此。当一个完全跟不上链上金融系统交互速度的监管体系执拗地想当守门员和善后方,那行动缓慢的监管,必然将摧毁加密市场的效率。

保护链上用户隐私安全

一旦链上用户地址与现实身份关联,那用户的所有链上行为和资产将被暴露无遗。由于我们依然需要从中心化系统连接DeFi与现实世界,作为桥梁的中心化系统掌握了大量用户隐私数据,对这些数据的保护措施、取用权限界定,在更先进的隐私保护产品问世前,不妨由监管代理。

最后,监管机构其实应当为自身定位重新寻锚

法律与监管都是一种群体抉择,选择的后果也将由群体承担。共识是监管与立法的前提,SEC如果真的想大刀阔斧打击加密行业,必须考虑到,监管条款究竟反映谁的意愿,这将决定风险由谁承担。之前,个人需要对数据风险和资产风险产生认识,加密货币投资者面临的最大风险和风险承担者只是投资者本身。但当监管揽过加密市场的一切问题后,如果问题继续层出不断,监管机构将使自己处于更被动的状态,监管机构和监管者需要尽可能提前意识到市场可能会出现的系统性风险。

规则制定权的争夺

在文章的末尾,我们说一说加密监管的最后一个趋势:规则制定权的争夺。

对于美国的监管机构,比如SEC和CFTC,完善监管不是他们的唯一诉求,他们还面临着管辖权力争夺,加密监管只是其中一个热战场。

而全球的主要发达经济体,正在进行加密立法的竞赛,敌人的敌人就是盟友,当一个地区热爱用执法去献祭某个朝气蓬勃、有利可图却叛逆的新生事物,那必有另一个嗅到机会的地区乐于收容这股被追剿的新生力量。欧盟和新加坡在加密立法上行动迅速,并取得了重大进展。

2020年9月24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条例》(MiCA)草案,该草案建立了代币销售的披露制度,并为稳定币发行商和加密货币服务提供商在欧盟内安全运营奠定了基础。该法规预计将于2022年底在所有欧盟成员国生效。

一旦通过,宽松友好的法律框架将为代币发行人提供法律确定性,遭到美国起诉的加密企业,也许会将欧洲作为落脚的首选司法管辖区。而届时,将规则制定权拱手让人、失去甜头的经济体在面对新事物继续扩张的时候,要如何树立自己的护城河呢?

btcfans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公众号,及时掌握新动向

来源链接
免责声明: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上一篇:Dank Protocol会彻底改变了DeFi借贷市场吗? 下一篇:比特币投资信托溢价近50%,分析师提醒谨防泡沫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