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lated
我认为客观解读SVB与瑞信的危机始末,才会对crypto行业的外部流动性有牢固的预期,从而专注于行业建设,去寻找更长远也更大的未来利益。
除了在EVM兼容方面的优秀表现,Scroll证明节点的去中心化和开源的社区经营都体现了以太坊的正统性,达到了价值观层面的「兼容」,顶级硬件速度为Scroll注入了更大的潜力。
2021年3月,俄亥俄州参议院正式通过DAO法案,允许用户通过DAO来处理事务,DAO的法律地位也逐步得到认可。
以太坊Layer2发展迅猛,Optimism与Arbitrum的处理交易量甚至超过了以太坊主网,而以太坊网络则自10月以来已下降了约33%。
但尴尬的是,DeFi衍生品赛道直到半年前才开始真正繁荣,并且跑出来的项目都在我们的关注视野之外……尤其是我们认为它们就DeFi衍生品而言,要么不够DeFi,要么不够衍生品。
2021年底,NFT、加密艺术等概念已经随着BAYC、CryptoPunk等项目起飞,新项目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每个月至少推出1万个新NFT系列),不过生命周期普遍很短。
他指控Aptos向在ETHDenver期间举办的MOVECON(Move生态第一场大规模论坛)的主办方Pontem团队施压,取消Sui团队的演讲,甚至把Sui基金会从活动组织者名单中剔除。
昨天麻吉大哥黄立成在Blur上被人狙击——10秒之内以78 ETH的均价接盘了71只BAYC。这样的交易在几个月前还不可能发生。
这两天crypto行业的焦点在香港,行业复苏的希望似乎就在香港了。但真正的香港概念应该在与合规相关的领域,例如交易所、资管公司等,所以我们还是把目光投向去中心化的世界,例如DeFi。
crypto行业在2022年的一波又一波的暴雷带来的连锁反应,直到2023年也仍未平息。从行业叙事来看,现在仍处于底层逻辑的重构阶段,应用层的新面孔基本都是遵循上一轮的旧叙事,没有啥新的内容。
Arbitrum是目前所有L2里完成度最高、用户体验最优的项目,去年平均每月有近40%的高速增长,交易量甚至超过了以太坊,在生态运营上有不少值得可圈可点的地方,本文仅作简单梳理。
站在2023年初,Layer2绝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不出意外的话,Starknet、Zk-sync、Scroll等会纷纷上线主网,Arbitrum也会空投。
在2022年的最后两天,链茶馆邀请了11位上海的crypto VC朋友进行线下闭门聚会,从宏观市场到公链、公链、DeFi、NFT、链游、SocialFi、钱包等各赛道都进行了梳理,以及展望2023年的发展。
Arbitrum 是把原本在以太坊上进行的计算工程转移到 Layer 2 进行,然后不需要进行任何验证就假设这些计算结果是正确的,并将数据发布回以太坊。
尽管zkRollup的技术方向被长期看好,但Optimistic Rollup可以100%兼容EVM,可以做到以太坊上的项目无缝迁移,而且成本也确实更低。
Treasure DAO 是区块链游戏领域的现象级项目,当我们直接去审视它,难免会被它丰富甚至庞杂的生态干扰判断——TreasureDAO 到底是啥?
Treasure DAO是区块链游戏领域的现象级项目,当我们直接去审视它,难免会被它丰富甚至庞杂的生态干扰判断——Treasure DAO到底是啥?
Crypto行业被广泛关注的零知识证明(Zero—Knowledge Proof)技术,并非是这几年刚冒出来的新技术,而是在1980年就被数学家S.Goldwasser、S.Micali及C.Rackoff提出。
过去几年来,区块链的可扩展性基本是以牺牲去中心化和安全性来达成的,轻量化公链Mina Protocol有些不太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