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字人民币的特点挑战与发展空间

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 view 17 2022-6-6 20:28
share to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

摘要

央行数字货币是数字经济时代国际货币竞争的前沿与焦点。在私人数字货币、全球新冠疫情等多重因素驱动下,2020年以来全球央行数字货币研发进入加速期。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最新调查,在2021年全球81家央行中,约有90%的央行已经开展数字货币研究。中国在央行数字货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是最早开始研发并试点使用的国家之一。自2019年末以来,我国已经进入数字人民币(e-CNY)的试点使用阶段。

01、数字人民币的好处何在

数字人民币的设计充分结合了国际经验与中国实际,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第一,作为数字形态的法定货币,具有法偿性与安全性。一方面,数字人民币是中国央行发行的法定货币,以国家信用作为背书,具有其他第三方支付工具所不具备的法偿性优势。数字人民币的发行与流通以《中国人民银行法》为法律依据,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了“人民币包括实物形式和数字形式”。另一方面,央行采用了数字签名、数字证书、加密存储等多重先进技术来避免重复使用、伪造篡改等问题。通过可控匿名技术,在保护用户隐私和信息安全的同时,也在必要时能够对大额违法交易进行依法监管,从而保障了数字人民币的安全性。

第二,以零售支付为重点,具有便捷性与普惠性。数字人民币是面向公众的零售型数字货币,重点用于满足国内的零售支付需求,致力于提高支付的便捷性和普惠性。其一,目前数字人民币的支付与提现无需手续费,降低了使用成本。其二,支付即结算的特点有利于提高商家资金周转效率。其三,“双离线支付”的探索,有助于降低对通信网络的依赖。其四,多种类型的数字钱包可以满足用户的差异化支付需求。其五,以广义账户为基础、与银行账户之间的松耦合设计,使得用户无需通过银行卡、第三方支付等账户也能实现支付,有利于提供普惠金融服务。

第三,定位于M0并采用双层运营体系,符合当前现实情况,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可控。数字人民币定位于M0,并且不计利息;与实物人民币并行发行、长期共存。这适应于现金使用率下降、但数字鸿沟依然存在的现实情况。数字人民币采用双层运营体系。由央行进行发行、注销等中心化管理,并通过指定运营机构向公众兑换数字人民币。因此,数字人民币不涉及吸纳存款以及信用创造等环节,不改变银行与公众的现有债权债务关系,将央行数字货币对金融体系的可能负面影响降至可控范围,能够有效避免金融脱媒、银行挤兑等冲击金融体系稳定的问题。

第四,能够加载智能合约,具有可编程性与可扩展性。数字人民币并不直接携带智能合约,但可以加载不影响货币功能的智能合约,从而具有可编程性。数字人民币具有条件支付和担保支付功能,可以在安全合规的前提下,根据交易双方商定的条件、规则进行自动支付交易。这一特性增强了数字人民币的可拓展性,在未来存在巨大应用潜力,为应用场景拓展和业务模式创新提供了可能。

02、推行数字人民币要解决哪些基本问题

数字人民币的全面推行并没有明确的时间表。从现实来看,数字人民币的正式启用仍面临以下挑战

第一,数字人民币仍需进行准确定位以及厘清与其他支付手段的关系。数字人民币能否获得广泛使用,不能仅靠政策推动,更是真实需求驱动的、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因此需要找准自身定位,从而突出独特优势、提高吸引力。因此,应当明确并处理好数字人民币与现有支付工具之间的关系。数字人民币定位于M0,只承载基本支付功能,应充分发挥便捷、安全、低成本等优势。数字人民币并不会取代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工具,而是能够促进不同支付工具间的互联互通。现有支付工具可以作为数字人民币的载体,并承担数字人民币的优化体验工作。未来不同的支付工具需要进一步在不同情景划分和衔接各自的角色。

第二,数字人民币的推广离不开与之配套的数字化软硬件、技术和人才支持。数字人民币的使用和推广有赖于充足的配套软硬件支撑,如手机终端、IC卡、可穿戴设备等硬件以及金融机构和商户的应用程序、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等软件。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指出,受理终端的建设是推出数字人民币的主要挑战之一。此外,数字人民币的多场景应用及智能合约加载,则需要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支持,而数字人民币的运营和管理也需要相关专业人才提供服务。换言之,数字人民币的广泛应用离不开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以及金融体系的数字化转型。

第三,数字人民币的长远发展需要完善的机制设计与制度安排作为支撑。货币的发行流通关乎经济与金融体系的稳定,数字人民币必须在保障金融安全与稳定的前提下推行。尽管目前数字人民币已经初步建成多层次安全防护体系,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有关机制设计,以弥补可能存在的技术漏洞,防范潜在的黑客攻击、数据泄露、伪造欺诈、业务中断等风险。立足于数字人民币的长远发展,我国还需要建立完善数字人民币的体系化制度安排,建立健全专门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措施体系,加强对数字人民币全生命周期的监管和风险防控。

03、数字人民币的发展前景

从短期来看,数字人民币的发展应立足于国内市场,不断完善零售支付功能。央行数字货币的设计与推出面临创新性与现实性的权衡。数字人民币定位于M0和零售支付,采取双层运营模式,对经济金融体系的直接影响较小,为顺利推行提供了可行性保障。但与之相应,我们也不能期望数字人民币在短期内实现过多功能。

未来应当有序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在时机成熟时实现平稳落地。一方面,不断扩大试点范围。截至2021年末,全国已累计开立个人数字钱包2.6亿个,试点场景超过800万个。2022年3月,数字人民币第三批试点城市正式公布。未来,数字人民币需要进一步拓宽试点范围,总结可复制的经验,注重数字人民币在偏远地区和特定人群中的适用性。另一方面,逐渐丰富应用场景。目前,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已经覆盖购物消费、餐饮服务、交通出行、休闲娱乐、生活缴费、政务服务等零售场景,未来还可能应用于医疗、教育、金融等更为丰富的场景之上。在对公支付领域,可以探索数字人民币在企业工资发放、住房公积金业务、税费和保险缴纳、工程款发放等方面的应用。除此之外,数字人民币加载智能合约的条件支付、担保支付功能在预付式消费、租赁交易等场景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从中长期来看,数字人民币可能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场景,这将对经济和金融体系产生深远影响,并有望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第一,从零售型向批发型的探索。从全球实践来看,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等许多国家正在同时开展零售型和批发型两个赛道的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主要用于央行和金融机构之间的支付清算,特别是在改善跨境支付效率方面被寄予厚望。2021年,我国已经加入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mCBDC Bridge),该项目旨在探索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未来需要考虑我国是否加快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的研究、采用何种发展路线、可能产生哪些潜在影响。

第二,与优化货币政策目标相结合。数字人民币能够实现对M0的追踪,有利于强化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精准性,未来随着更多功能的拓展,可能产生更大影响。例如,数字人民币若用于小微企业贷款,将更具精确性和便捷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又如,数字人民币能够在转移支付、发放补贴、消费券等财政支出中直达企业和个人,从而促进产业扶持、精准扶贫等政策实施,助力于产业转型与共同富裕的实现。

第三,助推人民币国际化。数字人民币可以实现点对点支付,在跨境支付中有利于降低对SWIFT系统的依赖,这在技术实现上具有可行性。将数字人民币应用于跨境支付结算并与人民币国际化相结合,是应对全球数字货币竞争、提高人民币国际货币地位的必要考量。这一应用场景能否实现,还取决于技术成熟度、跨境监管协调等多方面因素。最后值得指出的是,数字货币只是一种货币形式,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最终还取决于国家的经济实力、产业链所处地位以及金融市场的深度、广度与流动性。

btcfans公众号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

Link
Disclaimer:

Previous: 供应链金融“保理业务”模式及基本类型 Next: 虚拟购物下的ROI增长了450%,零售商该如何着手迎接元宇宙?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