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李鸣:区块链产业需要建立有共识的标准体系

链新 view 22 2021-11-25 17:46
share to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

建立一个高质量、有共识的标准,仍是行业期盼的结果。

标准的建立是一个行业及产业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虽然目前国内区块链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已发布数十个,但各个标准目前的落地效果并不理想。建立一个高质量、有共识的标准,仍是行业期盼的结果。

2021年10月29日,第一届全国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秘书处单位为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自2018年6月国家工信部提出建立区块链相关国家标准以来,历时三年,中国首个区块链国家标准目前已完成编写,预计将于明年发布。“区块链标准的建立,能够形成产业共识,降低产业试错成本,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区块链研究室主任李鸣近期接受了《链新》的专访,就目前中国区块链标准化的相关话题展开探讨。

李鸣现任工信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区块链研究室主任、IEEE计算机协会区块链和分布式记帐技术委员会主席,同时还是全国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李鸣:区块链产业需要建立有共识的标准体系

(受访者供图)

1、共识是标准的底色

《链新》:可否简单介绍一下目前区块链行业标准的进度?

李鸣:在国内,现在国家标准有8个立项,其中1个正在报批;行业标准现在有4个;地方标准是贵州4个,山东1个;团体标准有几十个。

从进展上来看,国家标准以基础类为主;行业标准偏技术类;团队标准各式各样都有,偏应用的比较多一些。

《链新》:目前发布的标准应用现状怎么样?

李鸣:区块链的标准化,还处于早期,因为区块链本身还处于早期。而标准化是相对窄的一个专业,目前所发布的各种标准良莠不齐,很少能够在产业链达成共识。

《链新》:区块链相关标准制定有什么作用?

李鸣:标准能建立产业的共识,降低产业的成本,引领产业发展的方向。

产业的共识所指的是,在标准的研讨过程中,让大家对某一标准化对象有统一的概念。比如,区块链到底是什么?这不是某一个人确定,每个专家可能都有自己的理解。需要通过标准工作组各个专家讨论,最后形成大家能够完全一致的结果,才能体现标准的共识。

标准可以降低企业成本。一旦达成共识,这个基线确定了,大家就可以有共同的发展依据。如果区块链没有标准,每个人的理解不同,会有很大的试错成本。

基础建扎实了,定义术语或是参考架构、技术架构、技术路线都定好了。未来行业参与者在同一个基准线上。从产业整体来讲,没有那么多浪费,产业效益是最高的。从某一个单个的企业来说,少走弯路,减少成本。

标准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引领。在标准的研究的同时,会有一些前瞻性的研究和思考出现,可能是产业里面还没出现的雏形,或者是技术方法,通过标准化的研究形成一个方向,再去引导产业发展。

所以无论从企业、行业、产业来说,标准的作用都非常大。

《链新》:我们所讲的这些标准,主要是围绕着联盟链,公链有标准吗?

李鸣:我们主要是做面向产业的标准。标准分两种,一种是发布出来的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另外一种叫事实标准,也叫最佳实践。比如说国际上约定俗成的协议或系统。

《链新》:现在出台了很多团体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什么需要这么多标准?

李鸣:现在的标准虽然很多,但真正的高质量、有价值的标准,实际上是九牛一毛。所以,标准也有质量的问题。我们在做标准之前就要思考这个标准到底怎么用,标准发布了才刚刚开始。

从小来说,标准所形成的共识支撑这个领域发展。比如我们能感受到的,过去最麻烦的就是手机充电器,以前一个手机一个样,这就是没有标准,造成了产业的极大的浪费。现在还好一些,越来越少。

从大来说,标准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石。全人类都是在标准化的进程中逐步的迭代和演进。我们进入一个新科技时代,开始可能是百花齐放,慢慢沉淀成标准,在这个标准基础上再往前发展。

《链新》:对企业来说,国家标准出台后将有哪些变化?

李鸣:从甲方乙方的角度看。对于甲方企业,国家标准出台之后,企业采购区块链系统或服务。甲方可以基于区块链标准,对产品和服务的技术,有更直观的判断。

对于乙方来说,如何证明我是好的?是在什么样的极限的环境下做的测试?是全过程的测试,还是一个交易瞬间的测试?以后,如果符合这个标准,那自然是可信的。

而在这个过程中,甲乙方的沟通成本会非常低。

《链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的区别有哪些?

李鸣:最主要的区别在于适用范围不一样。比如国家标准是全国适用,行业标准是某行业适用,地方标准是各地方根据自己情况设立的标准。团体标准是在一个组织内,比如说联盟协会等。企业标准就是企业自己的。

2、磨出来的标准

《链新》:目前标准制定的成员有哪些?

李鸣:现在大概有几十个企业。国内做区块链的大企业都有参与。不光有企业也有高校、政府,编写的时候要引入更多的区块链的产业里面的相关方,把大家对区块链的认知贡献出来。

《链新》:企业参与标准制定有门槛吗?

李鸣:标准不设门槛,但是很多区块链企业本身条件难以参与。一个标准的编写可能需要一两年,要经常开研讨会。有些企业没有专门的人员参与,也缺乏必要的资源支持。如果只是偶尔参与,意义并不大。

《链新》:在区块链标准的制定过程中有什么难点?

李鸣:标准化是需要专业的表达方式,很多专家懂区块链技术,但是不知道怎么用标准化的语言表现出来。

不少人做标准时习惯把解决方案、意义、背景等写出来。但是写标准不提为什么,只提要求,不应写背景、意义、作用、目的等内容。我们在研制区块链标准时,有几个常用词“应、宜、可”。应该如何、宜如何、可如何。“应”是最强的,“宜”是稍微弱一点,“可”是最弱的。

《链新》:这个国家标准制定的过程是怎样的?

李鸣:首先是做预研,然后是确立标准名称和标准化范围,申请标准立项。立项批准后开始编写标准,编写完成后形成工作组内部共识。再找外部专家征求意见,像我们第一个国家标准参考架构的,在全国各地做了5次征求意见会。

征求意见之后,再经过审定会才能报批。报批之后就到相应的主管部门,最后到国标委报批后发布。大概周期是二至三年左右。

《链新》:如果各个企业在某一项上产生了分歧怎么办?

李鸣:这就回到标准的定义上,标准是在一定范围内,经过协商一致达成的共识。如果形成不了共识,那就不是标准,属于企业的自己创新。

3、数量只能代表活跃度

《链新》:标准落地后的推进计划有哪些?

李鸣:标准发布的时候要进行推广。首先就是做宣传和试点。同时一些政府监管部门也可以采用标准来促进产业发展,这也能促进行业采纳标准。

《链新》:明年即将发布的标准,其主要内容都有哪些?

李鸣:第一个国家标准是《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参考架构》主要主要分为功能视图和用户视图,解决产业里都有哪些相关方,以及最基本的区块链系统应该具备哪些技术组件。从用户试图来看,区块链产业中有哪些相关方,以及都有哪些相关活动。对于即将进入区块链产业的组织,可以在其中找到定位,知道具体能做哪些事。同样,从监管的角度来看,可以从用户视图中知道到底哪些相关方需要监管。

功能视图是区块链系统应该具备哪些技术组件。比如区块链当中没有基本的共识机制的话,仅有分布式存储,就称不上区块链。

《链新》:国家标准制定过程会与国际标准接轨吗?

李鸣: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如果在这个领域已经有国际标准,我们一般会选择采用国际标准,或者是修改性采用。所以,如果在这个领域里面有相应的国际标准,一定去先研究这个国际标准是不是适用于我国实际情况。

当然,如果中国的国家标准提早出台,获得认可。其他国际上也会采用。比如把中国的国家标准推荐到国际上作为国际标准,也有可能。ISO9000原来是英国的国家标准,最后成为ISO的国际标准。

《链新》:中国的区块链标准会在国际上起到领先位置吗?

李鸣:数量只能代表区块链产业的活跃度,不能代表领先。真正把产业资源汇聚起来,面向焦点领域形成高质量的标准,帮助企业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这才是真正的有价值的标准。

btcfans公众号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

Link
Disclaimer:

Previous: 比较 ERC-721 和 ERC-1155 Next: 世界经济论坛:央行数字货币需警惕四大网络安全威胁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