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区块链原教旨主义

链上观 view 45 2020-1-5 20:31
share to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

论区块链原教旨主义

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被誉为启蒙运动的泰斗,为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论区块链原教旨主义

卢梭先是于1755年,撰写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歌颂人类原始社会的自然平等状态,指出一旦进入社会状态就会跌落到邪恶和苦难的深渊。

然而,在之后的1762年,卢梭又发表了著名的《社会契约论》,在书中他又对社会状态大加赞美,认为进入社会状态中,人类行动被赋予前所未有的道德性,尽管相较自然状态失去了不少自由,但却获得了更大的便利和收获。

短短7年时间,卢梭的思想实现了升级和迭代,从纯乌托邦愿景中过渡到一种靠“公意即人民主权”制衡的社会体制中。

有人说,卢梭的思想规划自相矛盾,但恐怕只有他自己清楚,任何指导思想都是为了指引人们走向美好生活的,而不是故步自封维护“思想”的不可篡改本身。

在现今的区块链世界中,也存在一种思想政见不一的 Diss 链。

一方是以极客为代表的拜原教主义者,他们坚定地认为,区块链技术下的产品和服务一定要具有“抗政府审查、去中心化、匿名化”的体现自由意志的特性。他们并不认为“联盟链“为区块链。

另一方则是以价值应用为代表的区块链产业思潮主义者,他们更加坚信,区块链技术必须结合各个垂直领域找到落地契合点,最终推动了社会组织效率的提升才有价值。在他们看来,纯公链只是少数极客们构建的乌托邦世界。

在我看来,公链和联盟链都只是区块链技术的落地方式,并不是核心矛盾点,问题出在了指导思想上。

现在区块链行业正处于原教旨主义和区块链产业思潮的交替拐点。

1

“原教旨主义”这一词颇有些宗教韵味,我们所熟知的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等都遵循这样的教义。

他们认为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要始终坚持一些不变的东西。

在宗教信仰里,不变的是上帝、佛祖,在区块链原教旨主义者眼里,不变的是中本聪发明比特币的初心,即“Chancellor on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这是打在比特币创世区块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英国财政大臣正处于实施第二轮银行救助的边缘。

有人就此解读认为,中本聪发明比特币的初衷是抗议政府滥发钞票所造成的通胀,但中本聪给出的答案仅仅是,比特币是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可以不依赖任何第三方进行自主交易。

且之后中本聪神秘消失了,没人能确切说明他创建比特币的初心究竟为何,以及今天比特币的样子是否和当初有所背离。

在随后的区块链技术浪潮中,大家都争相继承中本聪的意志,也就是比特币“公开透明、不可篡改、匿名性、去中心化”等特性,并以此视为区块链技术的“原教旨主义”。

按理说,比特币是目前为止历史最悠久、共识最强、甚至市场最为成熟的应用。大家将其塑造成行业标杆,并把它的技术特性抽象出来作为“原教旨主义”信仰,并没有错。

但就像技术总会在某个时刻迎来跳跃式增长一样,大家对待技术的普世价值观也应适时进行升级,尤其是某些守旧技术准则不能适应现实环境甚至产生发展阻力的时候。

2

在过去10年的区块链行业的野蛮发展过程中,“原教旨主义”确实取得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

1)早期比特币受众群体较小,比特币耶稣及密码朋克社群等布道者,用“原教旨主义”思想扩大了人群基数,为比特币建立世界范围内的共识打下了坚实基础。

2)此后,很多人用比特币开源代码低成本“硬分叉”,出现了一批包括莱特币、比特现金、比特黄金、比特钻石、BSV 等在内的数字资产,而“原教旨主义”成了极客们守护原生比特币核心地位的武器。

3)在以太坊出现后的数年内,人们发现 Token 可以基于智能合约大规模复制,共识机制也可以在 POW 基础上升级演化,甚至通胀紧缩模型、代币发行量、挖矿方式等都可以基于社区共识优化调整。当海量区块链项目被创造出来,又缺失统一价值锚定标准的情况下,“原教旨主义”成了判断一个项目是否优良的标准。

有意思的是,我们进入区块链行业听到的“信仰”一词,其实也包含了“原教旨主义”的影子。

最初那批技术极客们的信仰是通过密码学技术实现哈耶克式的自由、浪漫主义情怀;之后当炒币挖矿业态建立起来之后,信仰成了大家对抗币价波动性的心理安抚剂;现在再谈信仰反倒有种被颁发老韭菜勋章的韵味。嗯,大家发财的梦想能否实现,全仰仗阁下的信仰了。

事实上,无论“原教旨主义”还是“信仰”,都表达了大家对一个高速成长中的未知领域最原始的敬畏。但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原教旨主义开始被赋予了某种贬义色彩,“信仰”一词也被玩烂了。

为什么会这样?

很简单,因为我们所处的区块链市场变大了,需要更客观、理性的价值认知来支撑我们的一切决策行为。

3

我在《2020区块链行业发展的底层逻辑》一文中,阐述了接下来区块链行业演变的三个底层逻辑:1、从技术引领到市场渗透;2、从 Token 驱动到价值驱动;3、从生态建设到产业组合。

以前拜原教旨主义者说自己技术很领先,大家都必须跟随,但眼下区块链行业技术之外,市场和运营才更重要;以前拜原教旨主义者说自己 Token 分配机制,开放、平等、透明,但眼下被 Token 搅浑的生态亟需秩序重建;以前原教旨主义说自己共识机制强大,生态位不可撼动,但眼下区块链行业需要的恰恰是破旧出新,唯有组合产业优势才可能破局。

你看,现在区块链行业的增长逻辑已经容不下“原教旨主义”了。

如果你还不以为然,我们不妨抽丝剥茧逐条分析一下:

1)抗政府审查自由特性:这几个字打出来,我都为之一颤,诸君读起来想必也为之一抖。全球化特性赋予了区块链项目抗监管审查壁垒,但也让其接轨主流市场步履维艰,只能在不同国家之家游离。

这有点类似于现今的暗网市场。暗网诞生之初也是要构建一个自由、开放的虚拟王国,无论你是贩夫走卒还是贵族精英在互联网中都只是一个虚拟的小马甲。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上网、互联网的匿名特性开始演变成犯罪的天堂了。美国政府不得已对互联网实施了强监管,要求电子通信服务商必须要向政府提交民众私人信息数据。这才助推互联网走进了普通人的世界中,最终融入传统经济生活中,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存在。

事实证明,绝对自由且没有秩序的市场规模很难做大。一味恪守这一自由特性,朝着一个乌托邦世界努力,只会把区块链局限在一个超级小众的行业之中,现行的公链很可能会成为未来区块链世界里的“暗链”。

2)一切数据都要上链:在区块链世界里,上链就意味拥有链上节点赋予的“匿名、不可篡改”等特性,在单纯链上流通的世界,这样的标准无可厚非,但如果要融入社会、经济系统,我们将会面临一连串的尴尬问题:

一来,没人能确保信息上链的准确性和合法性。一旦违法分子炮制虚假或犯罪交易上链,公链还要固执的维护违法分子的链上权益么?现在暗网世界就充斥着大量黄、赌、毒交易,公链如果不加以约束,也可能成为滋生社会黑暗面的帮凶;

二来,全部信息上链并一定很必要。区块链本身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所有数据上链会导致系统面临传输、验证、确权效率慢的问题,不利于其在各个应用场景内普及。事实上,数据包含信息和产权两部分,只要确保最后记账交易的上链即可,试图把全部数据上链的指导思想就不对。当然,拜原教主义者认为,如果数据不全部上链,归属权确立之后,倘若链下数据被篡改了,确权的意义就不复存在了。这样顾虑是对的,但相比全部数据上链更有必要的解决方案是建立链下数据的交叉验证机制。

在技术极客们眼中“代码即法律”,是一切颠扑不灭的真理。过去,区块链行业是一个技术引领的行业,技术极客们唱主角,定规则,指引行业前行。但10年了,技术宅们信奉的自由主义并无法成为社会通行的标准和规则。

链上观读者群里阿飞跟我们分享了一个观点:很多做公链项目的人靠炒币和囤币赚了运气钱,现在他们做公链项目,一味鼓吹其技术牛逼性,但根本没有在开放赛道迎接互联网巨头挑战和打击的底气。

我们看看现在爬在互联网金字塔顶端的阿里、腾讯、百度等公司就会发现:技术永远不是壁垒,市场、用户、产业上下游资源的聚合连接才是。

4

综上,不难看出,原教旨主义只适用于区块链行业发展的初期。

随着产业区块链趋势的到来,“区块链产业思潮”将登上历史舞台成为新的指导思想,将引领区块链行业迈入下一轮合规化、市场化、产业化后的大规模爆发增长。

区块链产业思潮将以价值应用为突破口,以解决和优化传统各垂直行业的成本效率为目标,配合 5G、AIoT 各领域的技术发展,直至构建出一个全新的数据资产化可编程社会。

我们现在社会被高度互联网化了,很少听见有人再提互联网思维一词了,但时间回溯到七八年前,互联网思维几乎是人人都会谈及的热词。

互联网思维是如何改变社会的呢?核心其实有三点:1、互联网广而阔的人群和渠道;2、互联网更具黏性的新媒体关系建立;3、互联网更低成本的创业和就业可能。

区块链产业思潮要把现行乌托邦式的区块链小众市场引入主流大众社会,也必须解决以下三大问题:

1)参与门槛和创业成本是否足够低。不能太过技术化,以至于普通用户没感知,参与不进来;

2)和传统实业接轨的融合和替代过程是否顺滑。不能上来就玩革命,搞颠覆,做传统行业门口的野蛮人,只有以朋友的姿态切入才能把酒言欢;

3)应正视区块链产业经济效益产出慢的问题。互联网靠大规模复制信息创造了一个信息爆炸的快时代,区块链将靠精细化数据迎来一个重塑信任和连接价值的慢时代。互联网对传统行业改造是大换血,经济效益产出也快,相较之下,区块链产业落地经济效益产出慢。

但好在,这些问题和挑战,产业区块链在接下来市场纵深化过程中会逐一应对并尝试解决。就像互联网思维彻底融入我们的生活中一样,何必非要争一朝一夕。

5

在长篇科幻小说《基里尼亚加》中,讲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论区块链原教旨主义

故事主人公柯里巴为了摆脱现代社会污染和民众物欲难满足造成的幸福感缺失现状,根据非洲原始部落的原型在人造小行星上建造了一个乌托邦世界。他用现代医疗、天文等科学伪装成传统旧社会的巫术和魔法,用先进的治疗技术当成巫术给民众看病,用电脑控制小行星轨道呼风唤雨,诱导民众把自己奉为神灵。

但好景不长,由于有一艘人类维护飞船意外坠落到这颗人造行星上,人类随便派了一个医生轻松就把驾驶员给治好了。这让行星上的民众察觉了柯里巴的巫术和魔法的真相,再也不在相信柯里巴的统治了,这个乌托邦社会也随即宣告瓦解。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守旧”的原教旨主义者如果坚持抗拒甚至悖逆时代发展的变革需要,终究会被遗弃。毕竟人们需要的不是神灵,而只是更美好的生活。

为什么会有人悖逆时代潮流死守原教旨主义呢?

1)拜原教旨主义者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就像我们现在人叹息历史上宋江为何要带领梁山英雄豪杰为一个昏君无能、奸臣当道的苟延残喘的王朝卖命,感觉他们挺傻的。但倘若是你生活在那个朝代,很有可能也作出同样的选择。

2)拜原教旨主义者守得往往是既得利益。如果告诉你,我们可重新构造一个符合现在时代需求的比特币,它能承载人类大批量的支付需要。但前提是,普通民众早期没有参与的机会,而它却会摧垮甚至取代现有的比特币。试问有多少人会支持这个新项目的到来?尽管我们不承认,在后来人眼里我们都可能是守旧的原教旨主义者。

我们原本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享受了比特币等原生数字资产爆炸红利带来的财富积累,不去利用这些财富,让区块链技术在各个垂直行业找到价值锚定,还侥幸同样的财富大爆炸再复演一次。我们在互联网世界本有更牛逼的数据库技术和数据服务业务水平,原本可以融合借力,却偏执地大搞去中心化,在一个离普罗大众很远的乌托邦社会,自我陶醉其中。

区块链技术能助力互联网产业在下一波数字经济浪潮中再次飞跃,混序中挣扎的互联网产业也呼唤区块链技术的成熟而至。

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原住民,我们圈内人如果还陷于陈旧迂腐的原教旨主义中,毫不夸张的说,就如同回到鲁迅作品里孔乙己所处的时代一样。

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啊,“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都用着疑心极深的眼光,面面相觑。

幸运的是,区块链产业新思潮已经迸发,区块链技术在各个垂直行业产业落地消息也即将纷沓而至。

一个可憎的原教旨主义者,同时也是一个崇高的理想主义者。

经历过去10年混沌发展,他们在区块链技术层取得了各种新突破,尝试了各种可能和不可能,有过繁华也尝尽过落寞,但当这一切无序乱象归于秩序的时候,过去成功和失败的经验都会成为未来新的基础设施。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辈到了筑基、搭梁、浇筑建设摩天大楼的时候了。

btcfans公众号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

Link
Disclaimer:

Previous: 区块链之“羁绊”:公链和联盟链终有一战 Next: 当前DeFi锁定资产总价值超150亿美元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