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数字货币对传统支付体系的挑战

通证经济 view 9 2023-4-15 00:11
share to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

自牙买加体系建立以来,国际货币体系及跨境支付系统的格局一直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而其面对的最大冲击则是加密数字货币的出现。尽管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人们已经习惯了没有任何“内在价值”的信用货币,但没有任何政府信用背书、游离于传统金融体系之外并且不受国境限制的加密数字货币仍然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想象。

虽然数字货币很容易被理解为货币的数字化,但其在国际货币体系演化中的含义并不仅于此。考虑到当我们通过手机APP或电子储值卡进行支付时,APP账户和储值卡中的货币已经是以数字形式而存在,数字货币似乎并无特别。但加密数字货币与传统意义上数字货币的差异则是本质性的,其独特之处在于货币发行和交易方式的创新。以比特币为例,基于区块链技术,它实现了货币生成的分散化,从而在贵金属时代之后,重新将货币发行权从政府与金融机构的手里夺出。比特币的交易也无须通过中心化的结算者进行,虽然这对于现金与贵金属货币而言极为平常,但是在电子化的金融体系中则可谓是石破天惊的变化。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加密数字货币是建立在最新技术基础上的对于现代货币体系的一种“反动”。这种去中心化的货币发行与支付方式使得货币当局和商业银行失去了对于支付系统的控制权,因此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后者的高度警惕。

但是,要彻底改变跨境支付体系的基本格局,私人数字货币却仍然有着诸多弱项。首先,是数字货币的价值依托问题。尽管在理论上,只要人类的经济活动能够不断延续,货币作为一种金融“泡沫”可以不需要有任何“实质”价值,但在高度不确定的现实世界里,货币的最终价值归宿问题却难以逃避。比如,在战乱之时,如何能够保证数字货币依然能够被人们接受并具有充分的购买力是一个极大的疑问。其次,由于数字货币缺乏价值锚,其价格极不稳定,这使其很难正常承担交易媒介的功能。再次,数字货币的“去中心化”是有限度的,尽管其发行与交易是分散化进行,但货币的创立方式,包括其源程序的编撰则是“中心化”的,在使用者并非计算机专家的情况下,他们很难判断这一程序的可靠性以及是否为货币创立者预留了“后门”,这重新带来了交易中的信任问题。最后,尽管私人数字货币的去中心化摆脱了对于现有金融体系的依赖,但也同时限制了其交易效率和适用范围。耐人寻味的是,在这种情况下,以“去中心化”立足的加密货币又开始了“再中心化”,比如,尽管许多加密数字货币可以通过点对点的方式进行交易,但实际上大量的虚拟货币交易却是在中心化的货币交易所进行的。

针对数字货币的上述缺陷,全球稳定币应运而生。全球稳定币回归了中心化的发行方式以实现币值的相对稳定,同时吸收了传统虚拟货币的去中心化交易机制。相当大部分的全球稳定币都以足额的主权货币储备作为发行准备,从而类似于数字货币世界中的“货币局”,这使得它们起初更多地被用于汇兑和储值用途而不是交易手段,因而更接近于某种数字资产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因此,各国监管当局更为关注的是稳定币运营者的信用风险及其可能对于金融稳定的影响。然而,在Facebook推出其Libra稳定币方案后,情况则发生了变化。不同于泰达币(USDT)等更多局限于“币圈”的运营者,Facebook拥有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客户群,这意味着Libra可以被用作极为广泛的支付工具,从而对当前的的国际货币构成巨大冲击。正因为此,在美联储等货币当局的强烈反对下,Libra的合作伙伴相继退出,Libra本身也被改为更为低调的Diem,最后以出售的方式无疾而终。

btcfans公众号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

Link
Disclaimer:

Previous: 香港正着力吸引中国大陆加密货币公司,以加强金融中心地位 Next: 香港众安银行将提供加密货币法币兑换服务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