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K匿名算法(Ⅲ):走出困境的方法

能链科技 閱讀 4295 2020-10-20 18:52
分享至
微信掃一掃,打開網頁後點擊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鈕

科技的发展总是超乎人们想象

区块链技术不仅已成为时代浪潮里的坚实着陆地

更是未来可以承载巨大变革的基础

【能链科技】将持续更新区块链百科专栏

围绕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浅出地解读

与你共话技术发展 点亮数字未来

“数据的共享开放”是科学和技术进步的基础,也是研究和开发新应用的必要条件。然而,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用户,数据的共享需要考虑适当的保护措施,特别是包含隐私数据时。K匿名算法便是一种保护隐私的数据挖掘方法,然而其发展几经波折。

区块链百科No.59:K匿名算法(Ⅲ)

如前文所介绍,k-匿名作为一种数据隐私保护模型,通过将个人信息隐藏在一组相似的记录中实现匿名化,从而大大降低个人被重新识别的可能性

但生成匿名数据并以合理的效用来平衡它,仍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就其本身而言,由于泛化过程会引入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失真,K-匿名使得原数据失去了提供更多信息的潜力,即通过值的属性及其他相关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或者说可能会降低分析结果的准确率。

一文读懂K匿名算法(Ⅲ):走出困境的方法

另外一方面,K-匿名技术虽然可以阻止身份信息的公开,但无法防止属性信息的公开,导致其无法抵抗同质化攻击、背景知识攻击、未排序攻击、补充数据攻击等情况:

同质化攻击:某个k-匿名数据子集内对应的敏感属性的值完全相同,这使得攻击者可以轻易获取想要的信息。例如,在K-匿名医疗信息表中,某个数据子集记录的3条敏感数据都是心脏病,这时候K-匿名就很容易被攻破。攻击者只要知道某用户的邮编和年龄在此数据子集范围内,就可以确定他有心脏病。

背景知识攻击:即使k-匿名组内的敏感属性值并不相同,攻击者也有可能依据其已有的背景知识以高概率获取到其隐私信息。如果某一数据子集涵盖心脏病、乳腺癌、恶性肿瘤、骨折等疾病类型,攻击者通过邮编和年龄能够确定用户所在的数据子集后,加之他知道用户患其他疾病的可能很小,那么就可以确定用户曾经患有心脏病。

未排序攻击:当公开的数据记录和原始记录的顺序一样的时候,攻击者可以猜出匿名化的记录是属于谁。例如,当攻击者知道在数据集中,用户A是排在用户B前面,那么他就可以确认用户A和用户B所对应的敏感信息。当然,这类解决方法也很简单,在公开数据之前先打乱原始数据的顺序就可避免此类攻击。

补充数据攻击:当公开的数据有多种类型,如果他们的K-匿名方法不同,那么攻击者可以通过关联多种数据推测用户信息。

一文读懂K匿名算法(Ⅲ):走出困境的方法

因此,在许多实际应用中,为了获得更高的数据可用性,往往牺牲了匿名化的优势。这种做法甚至有法律支持。1974年《德国联邦数据保护法》对匿名化的定义如下:

“匿名化是对个人数据的修改……这样,个人信息或事实情况就不能再归因于某个已被识别的自然人,或者只能归因于不成比例的大量时间、成本和劳动力支出。”

由于这种说法,术语“事实匿名化”被创造出来。当时人们已经很清楚,匿名化程序不能保证隐私。而在“事实匿名化”的情况下,不能完全排除敏感信息的泄露,但这需要攻击者付出“不成比例”的巨大努力

这就像是一个法律的灰色地带——没有一个官方机构可以检查匿名化的过程,也没有一个官方机构去判定匿名化不足的法律后果。

直至2006年,游戏规则稍有改变,微软研究院的Cynthia Dwork发表了一篇关于“差分隐私”概念的论文。与k -匿名相似,差异隐私并不是一种匿名化方法,而是隐私的数学模型。然而,更具突破性的是,差异隐私保护方法定义了一个极其严格的攻击模型并对隐私泄露风险进行了严谨的数学证明和定量化表示……

btcfans公众号

微信掃描關注公眾號,及時掌握新動向

來源鏈接
免責聲明: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上一篇:亿万富翁保罗·琼斯:比特币是未来10年最好的资产 下一篇:Filecoin真实流通量多少 官方砸盘获利了吗?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