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
Noun
欧洲,全称“欧罗巴洲”(Europe),名字源于希腊神话的人物“欧罗巴”(希腊语:Ευρώπης),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滨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
欧洲
历史
名称由来
欧洲的全称是欧罗巴洲,英文为Europe。关于欧洲这个名称的由来,有一些传说。在希腊神话中,德墨忒尔(Demeter)是专管农事的女神,她保佑人间五谷丰登、人畜两旺。在有关这位女神的画像中,人们总是把她画成坐在公牛背上。古代,公牛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耕畜,女神既然主管农事,自然就要坐在公牛背上了。这位女神的另一个名字叫欧罗巴,人们出于对女神的敬意,就把欧罗巴称为大洲的名字。此外,还有一个广泛流传的传说:“万神之王”宙斯看中了腓尼基国王的漂亮女儿欧罗巴,想娶她作为妻子,但又怕她不同意。一天,欧罗巴在一群姑娘的陪伴下在大海边游玩。宙斯见到后,连忙变成一匹雄健、温顺的公牛,来到欧罗巴面前,欧罗巴看到这匹可爱的公牛伏在自己身边,便跨上牛背。宙斯一看欧罗巴中计,马上起立前行,躲开了人群,然后腾空而起,接着又跳入海中破浪前进,带欧罗巴来到远方的一块陆地共同生活。
古代
欧洲最早的人类居住遗迹可以回溯到公元前35000年的欧洲旧石器时代。定居点、农耕技术和驯养家畜出现于前7000年的欧洲新石器时代早期。从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到前1200年文明暂时倒退消失,铜是制作工具和武器的主要金属材料,历史学家把该时期命名为青铜时代。
欧洲古典时期从前700年古希腊文字再次出现开始。罗马共和国于前509年建立。罗马人将疆域拓展至整个意大利,随后是整个地中海周边和西欧。罗马帝国的领土约于公元150年达到最大。313年,基督教在君士坦丁大帝治下合法化。只是几个世代后,基督教就成了帝国的官方宗教。395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随即蛮族部落开始入侵西罗马帝国。西哥特人是首先向南与向西越过罗马国境线进入前罗马帝国领土的部落之一,并于5世纪初,三度围攻罗马。418年,在原罗马帝国境内建立西哥特王国。476年,最后一个西罗马帝国皇帝被废黜,欧洲进入中世纪时期。
东南欧和地中海地区的一部分仍然在日益陷入包围之势的罗马帝国控制下,不过是由君士坦丁堡而不是罗马统治。在查士丁尼皇帝治下,罗马军队在大部分地中海地区恢复了帝国统治,但是这次扩张的领土在6世纪晚期开始被侵蚀。君士坦丁堡对西方领土的控制减弱,更多的日耳曼人入侵和建立王国。东地中海领土的大部分在整个6世纪仍然在君士坦丁堡的基督教皇帝手中。历史学家一般把这个罗马帝国的残余称为拜占庭帝国。
一个出乎意料的对其权力和领土的严重威胁——阿拉伯半岛和刚刚统一和改信新教的各伊斯兰民族——在七世纪出现。原罗马帝国在中东和北非的省份,被阿拉伯帝国占领,并伊斯兰化。
在西欧,很多新国家只有拉丁语作为书面语言,有些还保留了罗马的习俗,并有普遍的基督教信仰。拉丁文圣经武加大译本在410年出现。很多西方的基督教地区被收归法兰克人,特别是查理曼大帝治下。查理曼于800年被教皇加冕为王。他的领土两代之后就被分割,欧洲受到三个集团的攻击:斯堪的纳维亚的维京人、北非的穆斯林,和匈牙利的马扎尔人。对于这些攻击的反应各不相同:某些地区联合起来抵御威胁,其他地方则各顾各。从十世纪中期开始,穆斯林和马扎尔人对西欧的威胁消除了,但是维京人仍然是侵犯和威胁不列颠群岛最久的。
公元1054年的东西教会分裂加剧了在451年迦克墩公会议上就已经出现的矛盾,随后旨在把东方从穆斯林占领中解救出来的十字军东征开始削弱拜占庭帝国。但是,十字军们并不只限于夺回东方的穆斯林土地:教皇的权力此时也在西班牙,法国南部,立陶宛与其他的异教地区稳固下来。封建社会在蒙古入侵者突破欧洲前沿地区后开始解体,而且与其他地区不断增长的贸易首先给南欧,随后是大部分欧洲带来了黑死病[1]。复杂的封建等级制度发展了起来,新国家的大多数贵族由于通婚互相是近亲。
依靠从西班牙和中东的穆斯林和犹太学者,以及自身的修道院典藏那里重新学习到的知识,通过重新发现希腊和罗马的知识以及从穆斯林世界学习的很多关键性的创新(包括大学、科学医疗、印刷术、行业公会、引用索引和天文学),欧洲从中世纪苏醒过来——今天学者穿的博士帽服是从博学的穆斯林学者在毕业时的着装演变过来的。1492年西班牙的收复失地运动和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打开欧洲至美洲的殖民大门同时终结了十字军东征与开始了向西的美洲殖民。
近现代
在文艺复兴之后知识获得了尊重,开始挑战传统的科学和神学教条。新教改革开始,德国神父马丁·路德挑战教皇的权威。同时亨利八世混乱的感情生活、对生儿子的渴望,以及政治上的野心使英国教会同样脱离教皇管制,也让英格兰在随之而来的德意志和西班牙之间的宗教战争中得以采取更灵活的结盟政策。但是,宗教战争一直持续到三十年战争,这场战争结束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光荣革命确认了这个协议。
从英国开始,新大陆的资源流入,加上工业革命,使得更依赖于制造业和贸易,而不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的新型经济成为可能。早期的大英帝国在美洲的殖民地起义,建立了代议制政府,帝国分裂。欧洲大陆的政治改革受到了法国大革命的鼓舞,人民大呼“自由、平等、博爱”。随后的法国领导人拿破仑·波拿巴通过直到1815年的战争征服和改革了欧洲大陆的社会解构。随着越来越多的小有产者获得投票权,在法国和英国,社会主义和工会运动风起云涌,革命在1848年席卷欧洲。最后的农奴制残余在1848年的奥匈帝国被废除。俄国农奴制在1861年被废除。巴尔干国家开始从奥斯曼帝国重获独立。
在普法战争之后,意大利和德国由各诸侯国分别统一于1870年和1871年。在追求建立帝国的过程中爆发了全球性的冲突,直到这种野心到达顶点,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无希望的战争和赤贫中,1917年俄国革命许诺给予“和平、面包和土地”,东欧以及世界的政局向激进化转变直至今日。德国战败,订立《凡尔赛条约》,付出了经济崩溃的代价,在大萧条中一览无余,导致重新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战胜了法西斯主义,西欧形成了自由贸易区,通过铁幕与苏联分隔,后者形成了共产主义警察国家体系。柏林墙1989年倒塌后,欧洲签订了一个新的联盟条约,至2007年为止,包括了27个欧洲国家,超过4亿人口。二战后的军事组织北约也扩大到包括了俄罗斯的邻国——这是欧洲自从一世纪罗马帝国以来一体化最显著与最具军事优势的时期。
地理
位置境域
欧洲位于亚洲的西面,是亚欧大陆的一部分。它的北、西、南三面分别濒临着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和黑海,东部和东南部与亚洲毗连,宛如亚欧大陆向西突出的一个大半岛。
欧洲的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内,它是世界上有人定居的各洲中距离赤道最远的一洲。它没有热带。
欧洲四个极点的位置分别是:东为北乌拉尔(东经66°10’);最西伊比利亚半岛上的罗卡角(西经9°31’);最北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诺尔辰角(北纬71°8’);最南伊比利亚半岛上的马罗基角(北纬36°)。
从海陆位置看,欧洲面对大西洋,背靠亚洲腹地,处于大陆西岸的位置。中纬度的大陆西岸,在大气环流系统中属于西风带,因此,欧洲的大部分地区终年吹拂西风,各地气候深受大西洋的影响。
水平轮廓破碎是欧洲自然地理的一个显著特点。总面积的1\3以上属于半岛和岛屿,其中半岛面积又占全洲面积的27%,这在世界各大洲中是独一无二的。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最大的半岛,次大的半岛有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科拉半岛、日德兰半岛,克里木半岛和布列塔尼半岛等,欧洲诸岛屿中以大不列颠岛为最大,著名的大岛还有冰岛、爱尔兰岛、西西里岛、撒丁岛、科西嘉岛和克里特岛等。
众多的半岛和岛屿把欧洲大陆边缘的海洋分割成许多边缘海、内海和海湾。巴伦支海、挪威海、北海和比斯开湾是欧洲较大的边缘海,白海、波罗的海、地中海和黑海等则深入大陆内部,成为内海或陆间海。
巴伦支海是北冰洋的一个边缘海,介于欧洲大陆与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和新地岛之间,面积达140万平方公里左右,全部位于大陆架上。巴伦支海是亚欧大陆北面各边缘海中深度最大的一个,它的绝大部分在200~400米之间,平均深度为229米。它有广阔的水道与北冰洋相连,因此海水的盐度与大洋的盐度相近,接近于35‰。巴伦支海与北冰洋的其他边缘海不同,由于西南部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即使在严冬时节,表面水温也可达4℃左右,因此这里虽然地处高纬,但是海水却终年不冻。
白海实际上是巴伦支海深入欧洲大陆内部的一个海湾,本身又有三个海湾:坎达拉克沙湾、奥涅加湾和德文斯克湾。白海面积不过9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只有89米。由于白海四面受陆地包围,只有一条狭窄海峡与巴伦支海相通,北大西洋暖流不能到达这里,因此这里冬季的水温低,自11月至翌年5月海面为冰雪覆盖,呈现一片白茫茫景色,白海即因此得名。由于北德维纳河和奥涅加河的大量河水注入白海,海域的南部海水含盐度较低,在2.0%~2.6%之间,北部海水的含盐度可达3.0%~3.08%。
欧洲西濒大西洋,在大陆与深海盆之间有一片面积很大的大陆架,不列颠群岛和北海即位于其上。这里原来是欧洲大陆的一部分,第四纪冰期以后,海水上升,北海才出现,不列颠群岛才形成。在北海海底仍然有欧洲古河道的踪迹。北海北面的挪威海和南面的比斯开湾,大陆架都较狭窄,离开海岸不远即为深水海盆。
波罗的海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与欧洲大陆之间,面积38.6万平方公里,大部分海域的深度在60~130米之间,平均深86米。它有许多海湾深入大陆,其中以波的尼亚湾为最大,几乎占整个波罗的海面积的三分之一,较大的海湾还有芬兰湾、里加湾等。由于有大量河水注入,加以纬度较高、蒸发量小和只有一些浅而窄的海峡与北海相通等原因,波罗的海的盐度普遍很低,中部为7%左右,海湾中为2%~3%,河口附近甚至全部是淡水。深层水的盐度略高,但最高也不超过20%。冬季,中部表层海水水温为1~3℃,在海湾和沿岸地区则降到0℃以下,波的尼亚湾和芬兰湾东部从11月或12月起冰封,冰期一直延续到来年4月或5月。
地中海和黑海是欧洲南部的两个陆间海。地中海位于欧亚非三洲之间,黑海位于欧亚两洲之间,两海以达达尼尔海峡、马尔马拉海、博斯普鲁斯海峡相通。地中海海域中半岛和岛屿甚多,它们把地中海分割成几个深浅不一的海盆,海底地形比较复杂。黑海除西北部有几个小岛外,基本上没有岛屿,海底除西北部和北部的亚速海较浅外。大部分为水深1500~2200米的平原。地中海周围或为多山的半岛,或为荒漠,注入的河水不多,而且夏季炎热干燥,蒸发量大,因此海水盐度高,表层海水的平均盐度为3.8%,黑海有大量河水注入,表层海水的平均盐度仅1.7%~1.85%,底部也只有22.5%。黑海的海面稍高于地中海,由此产生了由黑海注入地中海的表流,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平均流速每小时2.3~4.6公里;同时,在深处存在着自地中海注入黑海的反流,但流量较小。在直布罗陀海峡也有自大西洋流入地中海的表流和深处的反流。来自大西洋和黑海的表流是维持地中海水量平衡的重要因素。
地中海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动植物种类总数在8000种以上。黑海的动植物种类则少得多,只有地中海的1/7到1/6。由于黑海上层海水的盐度低,海水的垂直环流很弱,因而深层水经常处于缺氧状态,并有大量硫化氢集聚。硫化氢带从150~200米的深度开始,有机界只能生活在这个深度以上,从200米左右开始,直到海底,是一个没有生命的世界。
水平轮廓破碎,陆地与海犬牙交错,再加上欧洲的面积不大(1040万平方公里),这就使得全洲各地距海都不太远,东欧距海最远的地方也只有1600公里左右。这样,就更加深了海洋对大陆的影响,加深了欧洲气候的海洋性。
欧洲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这对人类的经济活动也提供了便利。
地形地貌
整个欧洲地势的平均高度为340米,地形以平原为主,南部耸立着一系列山脉,总称阿尔卑斯山系,其中勃朗峰海拔4807米,勃朗峰属法国境内,成为西欧第一高峰。欧洲的河网稠密,水量丰沛,最长的河流是伏尔加河,长3690公里,第二大河是多瑙河,全长2850公里,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欧洲的海岸线十分曲折,多半岛、岛屿、海湾和内海,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最大的半岛。欧洲是有常住人口各洲中唯一没有热带气候的一洲,同时寒带气候所占的面积也不大,所以气候温和,降水分布较均。
欧洲的地形具有许多独特性。最高点位于大高加索山脉的厄尔布鲁士山,高度5642米。
首先,欧洲是世界上地势最低的一洲,平均高度只有340米。高度在200米以下的平原约占全洲总面积的60%,平原所占比重之大,在各大洲中首屈一指。欧洲的平原西起大西洋沿岸,东迄乌拉尔山麓,绵绵数千公里,没有间断,形成横贯欧洲的大平原。欧洲山地所占面积不大,高山更少,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仅占全洲总面积的2%。
第二,欧洲的地形,大体上可以以波罗的海东岸至黑海西岸一线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以平原占绝对优势,地形比较单一,西部则山地和平原互相交错,地形比较复杂。地形的分布与地质构造基础有着密切联系。
第三,在第四纪冰期时,欧洲存在着两个大的冰川中心,一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大陆冰川中心,一为阿尔卑斯山脉的山地冰川中心,前者对欧洲的影响很大,由于它的作用,欧洲北半部遍布冰川地貌。
西欧地势较为平坦,为平原;北欧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中欧有阿尔卑斯山,气温较低;南欧有喀尔巴阡山脉(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山脉(亚平宁半岛)和比利牛斯山脉(伊比利亚半岛);欧洲有四大半岛(伊比利亚;亚平宁;巴尔干;斯堪的那维亚)三大平原(东欧、波德、西欧)气温与同纬度相比更暖和,这主要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1、地形总特点:以平原为主,冰川地貌分布较广,高山峻岭汇集在南部。
2、地形区域构成:海拔200米以上的高原、丘陵和山地约占全洲面积的40%,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占60%。
3、山脉分布特点:阿尔卑斯山脉横亘南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比较平缓,沿岸多深入内陆的陡峭峡湾。
4、河流分布特点:河网比较稠密,多短小而水量充沛的河流,不少河流间有运河相连接。
水文
欧洲流经数国的大河有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奥德河等。此外主要河流还有法国境内的塞纳河、卢瓦尔河、加隆河等、俄国境内的窝瓦河、第聂伯河、乌拉尔河、英国境内的泰晤士河、意大利境内的波河等。
除了河流,欧洲有许多湖泊。其中冰河所遗留下的冰蚀湖使芬兰被称为千湖之国。
气候
欧洲大部分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也有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等气候。其中温带海洋性气候最为典型。欧洲是世界面积排行第六的大洲,面积为1017万平方公里。
欧洲绝大部分地区气候具有温和湿润的特征。大部分位于温带,是世界上海洋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一洲。由于平原辽阔,从大西洋吹来的湿润西风能深入内陆,加上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使整个西欧沿海地区非常湿润,欧洲大陆从西向东由海洋性气候过渡到大陆性气候。
欧洲位于中高纬度地区,西边是海。海岸线受海水作用的影响而形成锯齿状,而海洋是控制气候的主要原因。受海洋影响,欧洲气候温和、降雨丰富,相对湿度高并且多云,这一现象包括阿尔卑斯山北方的内陆地区。
欧洲大陆东边降雨量则少,相对湿度低,天空晴朗,这一气候现象广及欧亚交接的广大山麓地区。这些影响沿着南北程带状分布,并且穿过挪威、丹麦与德国。阿尔卑斯山南面山区移动性的季节以亚热带高压系统为主,因此此地区的雨量,随着季节而有显著的不同,冬季多雨,夏季则干旱。
夏季最高温是在地中海区。雅典7月的平均气温是27℃,西班牙格拉纳达为25℃,而意大利的都灵为23.5℃。夏季平均温度向北方及沿海地区逐渐下降,挪威的特浪索和瓦尔多7月平均气温约为11℃和9℃。冬季时,温度由欧陆西南向东北逐渐下降;因此葡萄牙里斯本一月平均气温为10.5℃,苏联的阿干折同月平均气温却是-14.5℃,大西洋沿岸冬天的平均气温颇高,例如挪威境内的北极圈沿岸冬季并不比纽约市冷。降雨量多集中在大西洋与地中海沿岸地区,而西北海岸的岛屿降雨量也不少,例如不列颠群岛。西北岸的降雨量多超过2000毫米,降雨量逐渐往东南方的黑海递减。
自然资源
欧洲的矿物资源以煤、石油、铁、钾盐比较丰富。煤主要分布在乌克兰的顿巴斯、波兰的西里西亚、德国的鲁尔和萨尔、法国的洛林和北部、英国的英格兰中部等地,这些地方均有世界著名的大煤田。石油主要分布在喀尔巴阡山脉山麓地区、北海及其沿岸地区。其他比较重要的还有天然气、钾盐、铜、铬、褐煤、铅、锌、汞和硫黄等。阿尔巴尼亚的天然沥青世界著名。欧洲的森林面积约占全洲总面积的39%(包括俄罗斯全部)。占世界总面积的23%。西部沿海为世界著名渔场,主要有挪威海、北海、巴伦支海、波罗的海、比斯开湾等渔场。
地理之最
多瑙河——流经10个国家,是世界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亚速海——最深处14米,是世界上最浅的海。
里海——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湖(海迹湖)。
埃特纳火山——世界有记录的喷发次数最多的火山。
俄罗斯——世界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面积达1707万平方千米。
梵蒂冈——世界陆地面积最小的国家,面积仅0.44平方千米,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由教皇统治的国家。
摩纳哥——人口密度约为16000人/平方千米,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均GDP最高的国家,人均GDP为172676美元(2011年)国际汇率。
分区
在地理上习惯分为北欧、西欧、中欧、南欧和东欧五个地区。
北欧
北欧指日德兰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一带。包括丹麦、冰岛、挪威、瑞典、芬兰和法罗群岛(丹)。面积132万多平方千米。境内多高原、丘陵、湖泊,第四纪冰川期全为冰川覆盖,故多冰川地形和峡湾海岸。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面积约80万平方千米,挪威海岸陡峭曲折,多岛屿和峡湾。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纵贯半岛,长约1500千米,宽约400-600千米,西坡陡峭,东坡平缓,为一古老的台状山地,个别地区有冰川覆盖,挪威境内格利特峰海拔2470米,为半岛的最高点。冰岛上多火山和温泉。北欧绝大部分地区属温带针叶林气候;仅大西洋沿岸地区因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候较温和,属温带阔叶林气候。河短流急,水力资源丰富。主要矿物有铁、铅、锌、铜等。森林广布。农作物以小麦、黑麦、燕麦、马铃薯、甜菜为主。养畜业较发达。鱼产丰富,西面沿海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捕鱼量约占世界捕鱼总量的9%左右。
北欧各国历史背景紧密联系,社会和政治制度也相近。政治上虽然不是共同体,但都参与北欧理事会;语言上有三种语系,分别为印欧语系的斯堪的纳维亚语支、乌拉尔语系的芬兰-乌戈尔语族和萨米语,以及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的格陵兰语。
西欧
西欧狭义上指欧洲西部濒大西洋地区和附近岛屿,包括英国、法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摩纳哥。西欧面积93万多平方千米。通常也把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叫西欧,河流多注入大西洋。
西欧主要矿物有煤、铁、石油、天然气、钾盐等。农作物以小麦、大麦、燕麦、马铃薯、甜菜为主。盛产葡萄和苹果。渔业和养畜业均较发达。比利时和法国所产阿尔登马,英国所产巴克夏猪、约克夏猪、大白猪、爱尔夏牛、纯血种马,荷兰所产荷兰牛等优良畜种世界闻名。
西欧的国家全属于发达国家。狭义上的西欧地形主要为平原和高原,山地面积较小。地处西风带内,绝大部分地区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雨量丰沛、稳定,多雾。
中欧
中欧指波罗的海以南、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欧洲中部地区。包括德国、奥地利、瑞士、波兰、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列支敦士登。中欧面积101万多平方千米。南部为高大的阿尔卑斯山脉及其支脉喀尔巴阡山脉等所盘踞,山地中多陷落盆地;北部为平原,受第四纪冰川作用,多冰川地形和湖泊。地处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向大陆性温带阔叶林气候过渡的地带。除欧洲第二大河多瑙河向东流经南部山区注入黑海外,大部分河流向北流入波罗的海和北海。主要矿物有褐煤、硬煤、钾盐、铅、锌、铜、铀、菱镁矿、铝土矿和硫磺等。农作物以小麦、大麦、黑麦、马铃薯和甜菜为主,还产温带水果。
养畜业较发达,瑞士的西门塔尔牛、萨能山羊、吐根堡山羊等优良畜种世界闻名。
南欧
南欧指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和附近岛屿,南面和东面临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西濒大西洋。包括希腊、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北马其顿、阿尔巴尼亚、梵蒂冈、圣马力诺、马耳他、安道尔和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未获国际社会广泛承认)。面积166万多平方千米。南欧三大半岛多山,平原面积甚小。地处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沿岸火山带,多火山,地震频繁。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河流短小,大多注入地中海。主要矿物有石油、天然沥青、煤、铬、汞、铅、锌、铜等。南欧是油橄榄、葡萄、茴香、欧洲栓皮栎等栽培植物原产地。农作物以小麦、玉米、烟草为主。盛产柑橘、葡萄、油橄榄、柠檬和栓皮等。牧羊业较发达,西班牙是世界著名的细毛绵羊美利奴羊的原产地。
南欧隔着地中海与亚、非两洲相望,自古以来与西亚及北非往来密切,同是重要的古文明起源地;对西方世界而言,南欧更孕育了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确立了早期的基督教社会,为西方的思想及知识体系奠定了基础。
注:土耳其如果按地理位置划分是属于亚洲,而且体育界以及一些政治上的划分都属于亚洲,但是经济方面因为其亲西方的政策,国际上一些经济组织已将它划到欧洲的。但主权按政治划分仍然属于亚洲。
东欧
东欧指欧洲东部地区,在地理上指白俄罗斯、乌克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摩尔多瓦、俄罗斯欧洲部分。地形以平均海拔170米的东欧平原为主体。东部边缘有乌拉尔山脉,平原上多丘陵和冰川地形,北部湖泊众多,东南部草原和沙漠面积较广。北部沿海地区属寒带苔原气候,往南过渡到温带草原气候,东南部属温带沙漠气候。欧洲第一大河伏尔加河向东南注入里海。主要矿物有石油、煤、铁、锰、磷酸盐等。盛产小麦、马铃薯、甜菜、向日葵。养畜业较发达,苏维埃重挽马、奥尔洛夫快步马、顿河马均为马的优良品种。苏联解体后纷纷加入欧盟,以廉价劳工吸引各国企业设厂,这里人口众多,城市密布、交通网发达,分布有许多著名工业区,俄罗斯:莫斯科、乌拉尔山、库斯内次(库斯巴次,西西伯利亚平原的东南方)、贝加尔湖工业区(贝加尔湖(L.Baykal)的西北方)。乌克兰:苏联最大军火工业区顿内次工业区。
人文
人种
欧洲居民中绝大部分是白种人,99%属欧罗巴人种(白种人),是种族构成比较单一的洲。
人口
人口:7.31亿(截止到2012年),人口分布相对均匀、平均密度70人/平方千米。
城市人口约占全洲人口的64%,在各洲中次于大洋洲和北美洲,居第三位。但人口呈负增长,欧洲的人口分布以西部最密,莱茵河中游谷地、巴黎盆地、比利时东部和泰晤士河下游每平方千米均在200人以上,欧洲绝大部分居民是白种人(欧罗巴人种)。宗教:多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
语系
印欧语系:属此语系的居民占全洲总人口的95%,包括斯拉夫、日耳曼、拉丁、阿尔巴尼亚、希腊、凯尔特语族的民族。
1 日耳曼语族:英语,德语,荷兰语,挪威语,瑞典语,丹麦语,卢森堡语,低地苏格兰语等
2 拉丁语族: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罗马尼亚语,加泰罗尼亚语
3 斯拉夫语族:俄语、乌克兰语、白俄罗斯语、捷克语、斯洛伐克语、波兰语、保加利亚语、马其顿语、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斯洛文尼亚语
4 凯尔特语族:爱尔兰语,苏格兰盖尔语,威尔斯语,布列塔尼语
5 希腊语族:希腊语
6 波罗的语族:立陶宛语,拉脱维亚语
突厥语系:分布于南欧与东欧,包括土耳其、阿塞拜疆、鞑靼等民族。
乌拉尔语系:芬兰语族和乌戈尔语族。
欧盟语言:
英语:国际通用语言,欧洲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居民会英语,尤其是北欧和荷兰。
法语:法国及其附近的国家
语言
官方语言有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捷克语、克罗地亚语、希腊语、拉丁语、波兰语、荷兰语、拉脱维亚语、爱沙尼亚语、阿尔巴尼亚语、丹麦语、瑞典语、芬兰语、冰岛语、爱尔兰语、挪威语、保加利亚语、罗马尼亚语、匈牙利语、斯洛文尼亚语、立陶宛语、卢森堡语、马耳他语等数十种语言。
欧洲是世界上语言种类最丰富的地区,其中90%以上语言都是以拉丁字母和西里尔字母为基础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