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
Noun
法兰西共和国(法语:République française,英语:French Republic),简称“法国”(France),是一个本土位于西欧的半总统共和制国家,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的一些地区。
24H Hot
-
1传统公司金融理论在DAO领域的应用
-
2SEC起诉币安/Coinbase后 BTC将是唯一安全的加密货币
-
3以太坊即将重新测试关键的长期上升趋势,ETH是否有下跌25%风险?
-
4珍妮特·耶伦 声称加密行业需要“额外监管”来填补“漏洞”
-
5Crypto Giant Circle 新加坡获得数字代币牌照
-
6Coinbase 强硬不下架代币与服务 币安回击 Gensler 主动申请担任顾问
-
7美国法院传唤赵长鹏 币安美国惨遭下架100交易对
-
8监管重锤后 加密交易所如何迈向合规之旅
-
9L1公链竞争减弱 L2公链将成为下一个竞争焦点
-
10Binance.US 渡劫 美 SEC 眼中币安及 CZ 的「七大罪证」
法国
历史沿革
主词条:法国历史
高卢时期
史前与高卢时期(公元5世纪以前)
远古时期,在法兰西的土地上就有人类居住。迄今为止已在法国发现从旧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各个时期相当系统的人类文化遗迹,包括30万~40万年前的人类颌骨化石,法国西南部拉斯科等地洞穴里约2万年前的人物雕刻和动物壁画,法国西部的3000~4000年前布列塔尼巨石墓碑和土坟,以及各种式样的生产工具与艺术创造。
公元前1000年左右克尔特人自中欧山区迁居于此。罗马人把该地称为高卢,把当地居民称为高卢人。
日耳曼民族大迁徙影响了高卢的发展。418年西哥特人在阿基坦建立王国。
443年勃艮第人在索恩河与罗讷河流域建立王国,不列颠人占领今日的布列塔尼。
451年匈奴人在阿提拉率领下入侵高卢,后被罗马与蛮族(包括法兰克人)联军击败。高卢完全被蛮族诸王控制。公元5世纪后期,定居在默兹河与埃斯科河之间的法兰克人,在国王克洛维(见法兰克王国)率领下大举西侵,先后击败罗马军事长官西阿格里乌斯和阿拉曼人、西哥特人。
481年法兰克人占领了除勃艮第王国和地中海沿岸外的全部高卢,并移驻巴黎,建立法兰克王国。
中古早期
5~10世纪
该时期包括两个王朝:墨洛温王朝和加洛林王朝。
墨洛温王朝是法兰克王国的第1个王朝。公元481年墨洛温之孙克洛维击败西罗马帝国在高卢的势力,正式建立该王朝。
8世纪初,东法兰克与西法兰克之间的争夺尤烈。东法兰克宫相查理在北方恢复秩序,732年在普瓦蒂埃击退阿拉伯人的入侵,重新统一法兰克王国。751年,他的儿子丕平(751~768年在位)在教皇支持下正式即位,建立加洛林王朝。
768年,丕平之子查理曼继承王位。在他统治期间连年出征意大利、西班牙、日耳曼等地区,到800年,他已把过去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西欧广大地区置于自己控制之下,并由教皇为他加冕,查理曼成为西方皇帝。
843年签署的《凡尔登条约》,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其中西法兰克王国演变为法国。
从克洛维到雨果·卡佩的500年间,蛮族入侵、内外战争连绵不断。封建自然经济的盛行,领主权力的扩大,贵族离心倾向与独立性的加强,造成长期生产落后、封建割据与国家不统一的局面。
中古中期
10~15世纪
这一时期包括卡佩王朝(987~1328年)和瓦卢瓦王朝(1328~1589年)。
中世纪中期,法国农业、手工业、商业有所发展。人口逐渐增长,至14世纪20年代,约达1600万。在交通要道和集市出现了许多新兴城市,从11世纪起,一些城市发动公社运动,通过武装起义或金钱赎买取得了自治权。随着城市的兴起,出现了一个新的社会阶级──市民阶级,他们成为与特权等级(教士、贵族)有别的第三等级。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加强了国内的经济联系,为国家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
卡佩王朝初期,王室直接控制的领地只限于塞纳河和卢瓦尔河之间,各大公国、伯国恃势割据,俨如独立王国。腓力四世统治时期(1286~1314年)加强吏治,整饬军队,因坚持向教会征收财产税与教皇发生冲突。
1328年查理四世死后,因卡佩家族嫡系无男嗣,由卡佩家族的旁支瓦卢瓦家族的腓力六世继承王位,建立了瓦卢瓦王朝。1337年英法“百年战争”爆发。
1358年,巴黎北部又发生了扎克雷起义。战争后期涌现出民族英雄贞德,虽然她被出卖遇害,但民族统一的趋势已不可阻挡。1453年“百年战争”以法国胜利而告终。
到15世纪末,最后几块贵族领地──勃艮第、比卡第、布列塔尼、普罗旺斯、鲁西永也并入法兰西王国的版图。
中古晚期
16~18世纪
这一时期是法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后半期在法国历史上称为“旧制度”。
从16世纪起法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使法国对外贸易的重点从地中海转到大西洋,从17世纪起法国向北美、中美、非洲、印度扩张殖民地。
16世纪上半叶,英法百年战争的创伤尚未愈合,瓦卢瓦王朝的法兰西斯一世和亨利二世又发动了侵略意大利的战争,并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争夺德法边境土地,从而揭开了法国与哈布斯堡家族长期争霸斗争的序幕。
1559年意大利战争结束,法国取得加来和梅斯、图尔、凡尔登3个主教区的统治权。1589年,波旁王朝的第一个国王亨利四世(1589~1610年在位)继位后极力恢复和平,休养生息,其后经过主教大臣黎塞留和马扎然的整顿,到路易十四亲政时期,法国专制王权进入极盛时期。
路易十四加强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大力削弱地方贵族的权力。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同时,路易十四与哈布斯堡家族的长期战争,使法国东部边疆延伸到斯特拉斯堡。路易十五统治时期(1715~1774年),虽然经济有所发展,但专制王权日趋衰落。
1774年路易十六即位,资产阶级日益感到政治地位与经济实力愈来愈不相称,他们对关卡制度、行会条例和不公平的征税制度极为不满,特别反对贵族和教士的特权。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启蒙运动蓬勃发展起来,他们抨击天主教会和专制王权,传播科学知识,宣扬民主、自由、平等、理性。法国封建制度陷于严重的危机。
革命世纪
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是法国历史上重要的分水岭,它结束了1000多年的封建统治,开始了资本主义确立和发展时期。法国大革命以来近200年的历史可分为3个时期:
从法国大革命到巴黎公社(1789~1871年)这个时期可称为“革命的世纪”,在这82年中共进行了5次革命(1789年、1830年、1848年、1870年、1871年)。
1789年法国革命的历史任务是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废除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权,发展资本主义。
1789~1794年,革命沿着上升路线发展,从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义起经过君主立宪制、吉伦特派共和国和雅各宾派民主专政3个阶段。
1792年9月22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1793年,国王路易十六被推上了断头台,波旁王朝被推翻,封建制度被废除,国内外反革命势力被击溃。在革命不断取得胜利时刻,革命阵营内部的矛盾激化。
1794年7月,反对罗伯斯比尔的各派力量联合起来,发动热月政变,颠覆了雅各宾派的统治。
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1804年,拿破仑称帝,改共和国为法兰西第一帝国,取消民主自由,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民法典》,从法律上维护和巩固了资本主义所有制和资产阶级的社会经济秩序,对法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拿破仑一世对西班牙和俄国的侵略战争遇到强烈的抵抗,1814年被反法联军打败后退位,1815年3~6月,拿破仑一世再次当权“百日”,终于在滑铁卢彻底失败。
1814年复辟王朝的路易十八颁布《宪章》,保证不改变大革命确立的经济秩序和资产阶级自由权利。
1820年,王党极右分子当权,背弃《宪章》,激起资产阶级自由派和人民群众的愤怒。
1830年,七月革命推翻了查理十世,代之以七月王朝,政权落入大资产阶级手中。
1830年,工业革命在法国兴起,掀起建筑铁路热潮,30~40年代,工人运动如里昂工人起义、共和运动、民主运动此伏彼起,最后汇为巨流。
1848年二月革命推翻七月王朝,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48年的革命使资产阶级各个阶层都参加了政权,与此同时,工人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引起资产阶级的恐惧。1848年6月,巴黎工人举行起义,遭到残酷镇压,同年12月,路易·波拿巴利用农民对拿破仑一世的迷信当选总统。1851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翌年称帝,为拿破仑三世,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第二帝国统治的18年中,工业革命取得巨大进展,从60年代起共和运动、民主运动和工人运动持续高涨,1870年9月初拿破仑三世在普法战争中的溃败引起了9月4日革命,巴黎人民推翻帝制,宣布共和。成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巴黎人民从1871年初起就呼吁建立公社,继续抗战。第一国际巴黎支部的左派领导人与工人联合起来,成立了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1871年3月18日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在人民支持下夺取政权。3月18日~5月28日,巴黎工人阶级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建立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在阶级力量对比过分悬殊的情况下,巴黎公社旋被镇压。
1870年后,法国经济有所发展。1900年~1913年,垄断组织相继出现,银行资本的集中尤为突出,成为仅次于英国的资本输出国。
一战时期
普法战争后,法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准备对德复仇和进行殖民扩张,法国为了摆脱自己的孤立地位,1892年与俄国缔结军事同盟,1904年又与英国缔结协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虽然是战胜国,收复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夺取德国一些殖民地,但损失惨重。战后经济严重困难,政局不稳。1914~1940年之间,内阁变更45次之多。
1923年法国、比利时出兵占领德国鲁尔矿区。
1924年激进社会党与社会党组成以赫里欧为首的左翼联盟政府。
1926~1929年普恩加莱统治时期,出现了暂时繁荣和稳定局面。
二战时期
1934年2月6日,几万名法西斯武装暴徒借反对斯塔维斯基贪污案,在巴黎举行示威,冲向议会大厦波旁宫。达拉第政府被迫辞职,共和制再度面临危机。
1939年9月1日,德军入侵波兰,法国实行全国总动员。9月3日,法国对德宣战,但法国节节败退。
1940年6月22日,贝当元帅与德国签订投降协定,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覆灭。7月在法国中部的维希建立了的傀儡政府。
1944年8月在法国抵抗运动和盟军的打击下,维希政府瓦解。
从第三共和国覆灭到第四共和国建立,中间经历了抗击德、意法西斯的战斗和制订新宪法的斗争。
戴高乐将军领导的抵抗运动迅速发展,1944年6月成立临时政府,团结国内和殖民地反法西斯力量继续抗战,在同盟国和法国共产党领导的抵抗运动的配合下,1944年8月25日收复巴黎,接着全国光复。
战后时期
对于战后法国应建立什么样的共和国问题,各派政治力量意见分歧:以共产党为代表的左翼要求制订一院制的民主宪法;戴高乐派要求削弱议会,加强总统权力;以人民共和党为代表的第三势力坚持恢复第三共和国时期的议会制度。
1946年1月戴高乐辞职。1946年10月通过第四共和国宪法,宣告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成立。基本上保留第三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第四共和国时期,法国通过几个复兴计划完成了设备更新。工业生产迅速增长,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在对外关系上,法国接受马歇尔计划,1949年成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国。
1957年根据《罗马条约》法国与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建立了西欧六国共同市场。
第五共和国
1959年1月,戴高乐总统就职,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时期开始。
1958~1969年戴高乐执政期间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1959年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收回对法国舰队的指挥权,禁止美国使用法国基地。
1960年法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1963年戴高乐拒绝签订美苏禁止核扩散条约,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恢复邦交,提出“欧洲人的欧洲”的口号,否决与美国有特殊关系的英国加入西欧共同市场。
1964年,法国与中国恢复外交关系。
1966年法国军队全部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迫使该组织总部撤离法国迁往布鲁塞尔。
1981年5月,社会党人F.M.M.密特朗当选总统。
1981年6月,举行国民议会大选,社会党赢得55%的议席,从而成为法国第一大党。
1986年,3月国民议会选举,社会党受挫,出现了第五共和国成立以来未曾有过的左翼总统与右翼总理共处的局面。
1992年,于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
1995年5月,雅克·希拉克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1997年4月21日国民议会被解散。5月25日和6月1日,进行提前选举。地方选举则在3月已经进行。这一选举的结果产生了左翼和右翼的“并存”。
自然环境
区域位置
法国面积为55万平方公里(不含海外领地)。边境线总长度为5695公里,其中海岸线为2700公里,陆地线为2800公里,内河线为195公里。位于欧洲西部,与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峡与英国相望,濒临北海、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是法国最大岛屿。
地形地貌
法国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原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主要山脉有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汝拉山脉等。法意边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为欧洲第二高峰;主要河流有卢瓦尔河(1010公里)、罗讷河(812公里)、塞纳河(776公里)。
气候特征
法国本土西部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中部和东部属大陆性气候。
平均降水量从西北往东南由600毫米递增至1000毫米以上。1月平均气温北部1~7℃,南部6~8℃;7月北部16~18℃,南部21~24℃。
自然资源
法国主要矿藏为铁矿,次为铝矾土和钾盐矿。铁矿蕴藏量约10亿吨,但品位低、开采成本高,煤炭储量几近枯竭,所有铁矿、煤矿均已关闭,所需矿石完全依赖进口。有色金属储量很少,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能源主要依靠核能,约78%的电力靠核能提供。此外,水力和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比较充分。森林面积约1556.5万公顷,覆盖率28.6%。
国家象征
国名
法国全称法兰西共和国,国名源于中世纪前期的法兰克王国。自从法兰克王国分裂后,西部法兰克王国沿用其名称并演变为法兰西。“法兰西”(France)这一称呼最早出现于11世纪的《罗兰之歌》中。现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在汉字文化圈中,中国称其为法兰西,简称法国。法国是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领土呈六边形,三边临海,三边靠陆。
国徽
法国没有正式国徽,但传统上采用大革命时期的纹章作为国家的标志。纹章为椭圆形,上绘有大革命时期流行的标志之一——束棒,这是古罗马高级执法官用的权标,是权威的象征。束棒两侧饰有橄榄枝和橡树枝叶,其间缠绕的饰带上用法文写着“自由、平等、博爱”。整个图案由带有古罗马军团勋章的环带饰品所环绕。
国旗
法国国旗三色旗是法国大革命时巴黎国民自卫队队旗。白色代表国王,蓝、红色代表巴黎市民,是王室和巴黎资产阶级联盟的象征。今天的法国人民也认为,三色旗上的蓝色是自由的象征,白色是平等的象征,而红色代表了博爱,正如法国人民“自由、平等、博爱”(法语:"Liberté, égalité, fraternité")的宣言。1946年宪法确认其为国旗。三色带的宽度比为37:30:33。
国歌
自由的赞歌——《马赛曲》,作于1792年奥地利、普鲁士武装干涉法国革命的危急时刻,表达了法国人民争取民主、反对暴政的坚强信心和大无畏精神。歌词原作者是鲁日·德·里斯尔。1792年12月,《马赛曲》被革命政府宣布为“共和国之歌”。到1795年,被国会正式通过定为国歌。法国大革命期间,有过许多鼓舞斗志的战斗歌曲,而最受群众喜爱、流行最广的当属《马赛曲》。之后,这支歌曾被拿破仑一世、路易十八和拿破仑三世废止过。
人口民族
人口
法国全国总人口6600万(2014年1月1日),其中法国本土6390万,2013年法国人口增长率为0.4%。通用法语。居民中64%信奉天主教,3%信奉伊斯兰教,3%信奉新教,1%信奉犹太教,28%自称无宗教信仰。(2009年《十字报》调查数据)
民族
法兰西民族是由多个民族混合构成的,除了主体法兰西人外,边境地区还有阿尔萨斯人、布列塔尼人、科西嘉人、佛拉芒人、巴斯克人等少数民族,大约占了总人口的7.9%。
政治
宪法
现行第五共和国宪法系1958年9月公民投票通过,10月4日生效,是法国历史上第16部宪法。曾进行过多次修改。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统帅,任期5年,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总统任免总理并批准总理提名的部长;主持内阁会议、最高国防会议和国防委员会;有权解散议会,但一年内不得解散两次;可不经议会将某些重要法案直接提交公民投票表决;在非常时期,总统拥有“根据形势需要采取必要措施”的全权。在总统不能履行职务或空缺时,由参议院议长暂行总统职权。
议会
实行两院制,由法国国民议会和法国参议院组成,拥有制定法律、监督政府、通过预算、批准宣战等权力。
国民议会共有577名议员,任期5年,采用两轮多数投票制,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本届国民议会于2017年6月选出,议长弗朗索瓦·德·鲁吉。参议院共348席,由国民议会和地方各级议会议员组成选举团间接选举产生,任期为6年,每3年改选1/2。本届参议院于2014年9月改选产生,右翼获得多数席位,议长热拉尔·拉尔歇(Gérard Larcher),属共和党。
司法
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司法管辖体系,即负责审理民事和刑事案件的普通法院与负责公民与政府机关之间争议案件的行政法院。
普通法院有三类:1、专门法庭(包括儿童法庭、负责处理雇主和职工之间纠纷的劳资调解委员会、审理商人之间或商业公司之间争端事件的商务法庭和社会保险法庭)。2、民事法院。3、刑事法院(包括判决轻微犯罪案件的警察法庭、判决轻罪案件的轻罪法庭、判决重大刑事案件的重罪法庭)。
普通法院系统纵向上又分为四级:初审法庭、大审法庭、上诉法院和终审法院。终审法院是最高一级司法机关,负责受理对35个上诉法院所作判决的上诉。院长居伊·加尼韦(Guy KANIVET)。
行政法院是最高行政诉讼机关,下设行政法庭。行政法院对行政法令的合法性作最后裁决,并充当政府在制定法律草案方面的顾问。
法国的检察机关没有独立的组织系统,其职能由各级法院中配备的检察官行使。检察官虽派驻在法院内,但行使职能独立于法院。检察官的管理权属于司法部。最高法院设总检察长1人,检察官若干人;上诉法院设检察长1人,检察官若干人;大审法院设检察官1人,代理检察官和助理检察官若干人。
政党
法国实行多党制,主要政党有:
(1)共和国前进党(La République en Marche ! ,缩写REM):执政党和国民议会第一大党。前身为马克龙于2016年4月领导创建的“前进”运动(En March !)。其核心创始成员大多来自社会党改革派和民间社会,后又陆续吸纳了大量来自右翼温和派、中间派等其他派别成员。2017年5月更名为共和国前进党。6月赢得立法选举,取得国民议会的绝对控制权。号称党员和支持者近40万人。主张超越传统左右翼理念分歧和党派之争,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经济上奉行右翼自由主义,倡导改革创新,推行以促进就业、增强市场活力为核心的经济政策;社会政策上奉行左翼价值观,重视民生教育,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稳定;外交政策上坚持以独立自主为核心的“戴高乐-密特朗主义”,以欧盟为重点,努力捍卫欧洲一体化,平衡发展同世界各大国的关系,努力维护法国在欧盟内部和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2)共和党(Les Républicains,简称LR):主要反对党和参议院第一大党、国民议会第二大党,属中右政党。原人民运动联盟党,2015年5月更名共和国人党。前身系2002年总统大选中的竞选联盟,核心为原保卫共和联盟(戴党),并吸收了自由民主党和法兰西民主联盟的主要力量。党员约23万人,多为职员、官员、自由职业者、商人、农民和工人等。现任党主席为克里斯蒂安·雅各布(Christian Jacob),2019年10月13日当选。内部存在较多派系,政策主张不尽相同。总体而言,经济上遵循自由主义路线,主张减轻企业税负,增强市场活力;安全上主张加强安全保障,保持社会秩序,严厉打击恐怖主义;社会上主张适度收紧移民政策,强调法兰西身份认同。 [1]
(3)社会党(Parti Socialiste,简称PS):反对党,左翼政党。前身是1905年成立的“工人国际法国支部”,1920年发生分裂,多数派另组共产党,少数派则保留原名。1969年改组成立社会党,1971年与其他左翼组织合并,仍用现名。号称党员和支持者约12万人,多为公职人员和知识分子。现任党首为奥利维耶·富尔(Olivier Faure)。该党对内注意体现左翼政党色彩,主张维护劳工利益,同时采取务实的经济政策;对外主张维护法国独立核力量,推动欧洲一体化建设,并加强南北对话。
(4)国民联盟(Rassemblement National,简称RN):极右翼政党,成立于1972年10月,原名“国民阵线”(Front National),2018年6月1日,正式更名“国民联盟“。 党员约7.5万人,多为中小工商业者。1986年议会选举中首次进入国民议会。代表极端民族主义思潮,强调“要把法国从欧洲控制和世界主义中拯救出来”。现任主席玛丽娜·勒庞(Marine LE PEN,女),2011年1月当选。近年来,在欧债危机爆发、法国经济复苏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难民危机和恐怖主义接踵而至的影响下,国民阵线借机大打移民、安全、就业牌,民意支持持续冲高。号称拥有党员8.3万人。
(5)不屈的法国(France insoumise):极左翼政党。成立于2016年2月。创始人兼主席为法国左翼政治家让-吕克·梅朗雄(Jean–Luc Mélenchon)。该组织意识形态是共和主义、生态主义、左翼民粹主义、环境保护主义、另类全球化、欧洲怀疑主义。呼吁通过公投制定新宪法,建立第六共和国。现有党员和支持者约5.5万。
(6)民主与独立派联盟(Union des démocrates et indépendants,简称UDI):中间派政党,成立于2012年9月。党员2万人。现任主席让–克里斯多夫·拉加德(Jean-Christophe Lagarde),2014年11月13日当选。该党定位为“开放、富有建设性的反对派”,“平和、可信的替代力量”,欧洲一体化建设、绿色增长和经济竞争力是其首要关切,提出建设“人性化的自由主义”。
(7)法国共产党(Parti Communiste Français,简称PCF):现有党员约7万~8万,多为工人、雇员、教员、手工业者等。现任全国书记法比安·鲁塞尔(Fabien Roussel)。1920年12月成立。二战后初期达到顶峰,最多时拥有党员80多万,曾是法第一大党。但此后在法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和国内外政治风云变幻的背景下,法共应对乏力,力量和影响不断下降,逐渐沦为边缘小党。
其他政党有:
中间派:民主运动(Mouvement démocrate)、我们公民(Nous Citoyens)、共和人民联盟(Union populaire républicaine)、公民运动-共和之极(Mouvement des Citoyens-Pôle Républicain)等
右翼:法兰西站起来(Debout la France)、法兰西运动(Mouvement pour la France)、基督教民主党(Parti chrétien-démocrate)、团结共和党(République solidaire)等。
左翼:共和与公民运动(Mouvement Républicain et Citoyen)、欧洲生态-绿党(Europe Ecologie les Verts)、进步主义者运动(Mouvement des progressistes)等。
极右:全国共和运动(Mouvement National Républicain)、南方联盟(Ligue du Sud)、土地和人民(Terre et Peuple)等。
极左:工人斗争党(Lutte Ouvrière)、左翼阵线(Front de Gauche)、独立工人党(Parti ouvrier indépendant)、法国工人共产党(Parti communiste des ouvriers de France)等。
政要
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1977年12月21日出生于亚眠,24岁加入法国社会党,2012年被时任总统奥朗德任命为爱丽舍宫副秘书长,2014年被时任总理曼努埃尔·瓦尔斯任命为经济部长。2017年5月7日当选法国总统,5月14日正式宣誓就职。
总理:让·卡斯泰:2020年7月3日当选法国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