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燕西:非死不可的 Facebook 稳定币

链闻ChainNews 阅读 45 2019-3-2 09:04
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最近纽约时报报道 Facebook 正在进行一个高度机密的开发数字稳定币的项目。Facebook 集合了一个 50 人开发的团队,在独立的办公室内进行封闭的开发。Facebook 也正在同加密数字货币交易所沟通销售他们计划开发的稳定币。此前就有关于 Facebook 稳定币的报道。报道说 Facebook 正在计划提供一个稳定币产品用于印度市场的跨境汇款行业。我曾经就那篇报道写过一篇评论(Facebook 的稳定币战略分析),认为 Facebook 在稳定币方面的战略应该是专注于渠道,而不是专注于产品。如果 Facebook 自己提供稳定币产品,那么它就一定会同其它的稳定币产品提供商产生利益冲突,那它自己的基于稳定币的生态就一定是一个封闭的生态。但在现在正在出现的基于分布式记账技术的商业社会中,独自经营的商业模式已经不适用了。根据纽约时报的这篇报道,Facebook 还是在继续它的开发自己的稳定产品的战略。但从以下各个方面分析,Facebook 的这个稳定币产品一定不会成功,其结果一定是非死不可。

一、错误的战略决策

首先,作为一个科技类的公司,Facebook 提供稳定币产品,这实际上就是进入金融行业。但金融行业的各种监管要求、竞争程度、进入门槛和收益等各方面都不如高科技类公司。Facebook 选择进入金融行业,在战略定位方面,实际上就是本末倒置。

其次,即使是开展稳定币业务,Facebook 也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渠道优势,同各个稳定币产品的提供方合作,以此进一步加强它同零售客户的凝聚力,才能有助于更加巩固它的战略优势地位。但它现在开始自己做稳定币产品,这就会树立更多的敌人。这反而会弱化它在零售客户市场中的影响力,直接削弱它的战略优势地位。

二、过大的项目范围

Facebook 这个稳定币产品的项目范围过大,会大幅增加这个项目失败的几率。在任何项目的初期,过大的项目范围一定会导致这个项目的失败,特别是在短时间内急于求成的动机驱动下。我此前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合理的项目范围是稳定币项目成功的前提),讲述过大的项目范围对稳定币项目的危害。对于稳定币项目来说,其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包括底层技术系统的选择、生成机制、商业模式、渠道选择和合规考虑等等。在其中的每个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风险。譬如只在技术系统的选择方面,就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如底层技术系统是否是基于区块链、是自己开发还是从市场中已有方案中选择、这样的一个金融底层基础设施系统是否能满足相关的需求、需要做什么样的取舍等等。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决策失误都会对项目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项目范围过大,涉及的组成部分过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就会对项目的进展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各个组成部分的进展不一会影响项目整体的进展。很有可能一个关键路径上的一个任务没有及时完成,就会影响项目的进整体进度。

在这个项目的应用范围方面,如果 Facebook 一开始就将其稳定币在其网络内 27 亿用户使用的话,那么这个项目肯定会失败。即使是像报道那样,它率先的使用场景是印度的跨境汇款业务的话,这个规模同样非常巨大。

绝大部分软件产品开发项目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项目范围过大。譬如苹果公司当初的 System 7 的开发,尽管投入的人数巨多,但其开发最后还是失败。在我自己以往的项目管理工作中,我一直非常注重项目范围的控制。当初在华泰联合证券工作时,我带领的团队之所以能在三个月的时间就能上线公司的 Oracle Siebel CRM 系统,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我在项目一开始时,就提议不上线一个主要的模块,这因此大幅缩短了项目的上线时间。

三、稳定币的生成机制方面的风险

稳定币的生成机制有两种。一种是基于资产抵押,一种是基于算法。市场中基于算法的最有代表性的项目 Basis 已经因为合规的问题终止进行。市场中现在普遍的生成机制是基于资产抵押。目前市场上普遍采用的基于法币发行的稳定币就是采用这种模式。它只是基于一种资产,也就是它对标的法币。尽管现有的报道没有说明 Facebook 采用了哪种稳定币生成机制,但大概率的事件是它是基于资产抵押的方式的。但这种模式的最大问题是它需要大量的资金或资产抵押。如果 Facebook 自己一家提供这样的抵押资产,那么它就要准备大量的资金。如果这个稳定币项目非常成功,那就会对 Facebook 产生大量的资金消耗。如果是别家公司参与抵押资产,那么 Facebook 就要给这些参与公司一个合理的收益。只有这样,其它的公司才有动机来参与这个业务。但不幸的是,目前的基于资产抵押发行稳定币的业务并不能产生一个合理的利润。像 MakerDAO 这样的发行机制甚至要求抵押方支付稳定费。所以在市场中很难动员其它公司参与这个稳定币业务。

四、商业模式方面的挑战

我在此前的文章(为什么 Circle 和 Coinbase 支持的 USDC 会发展成为真正的稳定币?)中分析过,目前市场中合理的稳定币战略,并不是将稳定币作为一个独立的业务经营,而是把它作为一个辅助业务支持公司的主营业务。譬如 Circle 的主营业务是跨境支付,加密数字货币交易所是做的交易业务。稳定币对这两种业务都会产生极大的推进作用,扩大用户群体,提高业务量。公司因此可以从其主营业务中获得收益。根据报道,Facebook 稳定币的首先应用场景会是在印度的跨境汇款。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它的收入应该来自于跨境汇款的服务费用。Facebook 的解决方案就要比现有的银行体系内的汇款方案效率高很多,同时比其它的基于数字货币的跨境汇款服务商(譬如 Circle)更具有竞争力。Facebook 不仅要在便利性方面有优势,而且还需要在成本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但愿 Facebook 在此方面想得非常清楚。

五、金融业务方面的挑战

稳定币产品实际上是一个银行业务。如果只是基于法币抵押发行稳定币,这样的模式会简单很多,合规方面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成本过高和收益过小。但如果基于其它种类的资产抵押进行发行,那就需要有金融行业的抵押品管理的经验来运作此项目。但 Facebook 作为一个科技公司,在金融业务方面并没有以往的非常成功的经验。现在运作稳定币这样一个非常基础的金融产品,在金融业务方面,同样是对它的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六、创新产品方面的挑战

在这个稳定币的开发方面,Facebook 依旧采用了传统的自主开发的方式。在这个基于社区开发开源软件的时代,Facebook 依然想用自己的一个 50 人的团队开发出比市场中现有的所有稳定币方案更好的解决方案,这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如果谷歌公司采用这种方式,我倒认为可能性更大,因为毕竟谷歌在不断地开发出优秀的创新产品。但 Facebook 在创新产品开发方面却是乏善可陈。它现在却在一个市场中火热的产品种类中,开发一个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这对 Facebook 来说同样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作者:谷燕西 | 来源:链闻

btcfans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公众号,及时掌握新动向

免责声明: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上一篇:TRON 项目评估:BTT 众筹谋求熊市破局,生态繁荣但数据受到质疑 下一篇:除了闪电网络的发展,2019 年看好密码货币还有哪些理由?

相关资讯